静脉血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年髋部骨折,到底需不需要做手术 [复制链接]

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科技不断的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就逐渐显现出来。而老年人多会伴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最主要的并发症就是骨折,其中髋部骨折最为多见。

老年人一旦出现髋部骨折该怎么办?怎样的治疗才是最好的?

很多老年人髋部骨折后,家属认为患者年龄大了,并且存在一些内科疾病,手术风险高,所以都不愿意采取手术治疗,多愿意采取保守治疗,认为保守治疗要安全的多,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首选简单介绍一下老年人髋部骨折特点

老年人髋部骨折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与年轻人髋部骨折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患者常是由于低能量损伤导致,多伴有骨质疏松症。

2.骨折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在卧床期间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尿路感染等。

3.其致死率高,D.E.Deakin统计结果显示,老年人髋部骨折1年后死亡率高达33%。

基于以上特点,虽然在临床上老年髋部骨折手术风险高,但只要患者没有严重合并症,医生还是常常建议患者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尽量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据国外研究表明,虽然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风险大,但较保守治疗还是能够明显的降低患者死亡率,所以老年髋骨折应首选手术治疗。

老年髋部骨折保守治疗是采取什么样的治疗呢?

老年人髋部骨折保守治疗,主要是采取卧床,下肢骨牵引或者皮肤牵引固定。这种治疗方式虽然在短期内风险相对较小,看似安全性很高,但其并发症是非常多的。

保守治疗有什么缺点呢?

1.卧床时间长愈后差

髋部骨折卧床时间长,股骨粗隆间骨折需要卧床12周,股骨颈骨折需要卧床12-24周,愈后极可能出现骨折不愈合或者是畸形愈合,患者基本失去了下地负重的可能。所以老年髋部骨折又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

2.护理难道大

患者骨折后需要长期卧床,每次翻身、大小便都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对病人及家属来说都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3.并发症多

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多合并有其它内科疾病,长期卧床可能会加重力性疾病。并且会产生褥疮、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

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医生都会对其身体状况进行风险评估,尽量将风险降到最低,所以对有手术指征、身体条件允许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应首选手术治疗。

老年髋部骨折采用何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呢?

股骨颈骨折多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此种手术患者可以早期下地活动,明显降低卧床所导致的并发症概率。

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采取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手术创伤较小,愈后功能恢复良好,虽然也需要卧床一段时间,但卧床时间大大缩短,并且便于护理。

怎样降低患者手术风险呢?

很多家属及患者都担心手术风险大,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谁也不想自己的亲人做手术有任何问题,怎样降低患者手术风险呢?

1.围手术期镇痛

术前及术后一周被称为围手术期,在这期间患者疼痛比较明显,所以可以给予口服或者静脉给一些镇痛药物止痛,减少患者疼痛症状。

2.预防褥疮、坠积性肺炎

术后定时翻身,使用气垫床预防褥疮发生,鼓励患者坐起排痰,防止痰液堆积于气道产生坠积性肺炎。

3.功能锻炼

鼓励患者早期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定期复查X线片,骨折稳定应尽早下床活动。

4.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极可能会出现肺栓塞,预防血栓形成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的重中之重,可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或者口服利伐沙班。

5.抗骨质疏松预防再次骨折

老年人无论是否诊断为骨质疏松症,都应补充钙和维生素D,可有效降低髋部骨折患者临床骨折的发病率。没有禁忌症患者术后90天内应给予双磷酸盐药物治疗,例如,阿伦磷酸钠。

总结:对于老年髋部骨折,如果手术指征明确,身体条件允许,应首选手术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机率。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一点帮助的话,请帮忙点击右上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