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一辈的传统坐月子误区你中招了没月子根本 [复制链接]

1#

老一辈的传统坐月子误区你中招了没?月子根本不必坐的如此辛苦!

坐月子在中国都很受重视,现在网络发达了,经常会在社交网络上看到或听到各种坐月子的抱怨,很多妈妈抱怨和婆婆的关系,也有很多抱怨月子中的禁忌太多,这不让做,那不样做,很多想吃的都不能吃,吃的都是些淡淡的各种大补汤,没事就在床上坐着,真的无聊的要死,很容易得抑郁。其实这都是老一辈的传统坐月子误区,新妈妈如果能提前认识到,月子根本不必坐的如此辛苦!

一,产后及时活动

多数孕妈产后身体都比较虚弱,想动一下伤口能疼死,每天除了想躺着,其他啥也不想做。很多婆婆也信奉:“坐月子一定要在床上躺着,不能下床的。”如果下床的话会落下腰痛的毛病。然而这样做并不科学。产后只要身体条件允许,都应该尽早下床活动,而并不是不能随便走动。如果月子里一直卧床休息,身体恢复的就越慢,对肠道功能还不好,特别是容易引发静脉血栓,还可能会导致产妇子宫脱垂、产后尿失禁等症状

二,最好母乳喂养

月子期的妈妈们因为刚生产完,免不了身体上会有很多的不适,但一定不能放弃对宝宝的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促进宝妈的子宫恢复,妈妈喂奶时腹痛就是子宫收缩的表现。子宫收缩时,子宫肌会暂时缺血,小肚子一阵阵发紧、发硬,并伴随有恶露排出,总是对于妈妈身体的恢复只会有益无害。

另外,产后婴儿吸吮乳头,可以刺激泌乳素、催产素的分泌增加,有利于增加泌乳。开奶越早,随着催乳素、催产素分泌量增多,泌乳也随之增多。

母乳喂养不仅帮助妈妈下奶、子宫恢复,对于刚离开母体的宝宝来说,也会更有安全感。

三,不能捂

多数妈妈担心产后着凉感冒会落下头痛等毛病,所以从头到脚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将自己包裹严实真的可以避免着凉感冒吗?妈妈产后排汗较多,如果穿衣过多,包裹过严,体内产生的汗液无法及时排出,一样会导致妈妈身体着凉。穿着应适应季节变化,舒服为主。妈妈们多准备一些透气性比较好的纯棉衣服,出汗较多的时候,妈妈不要怕麻烦,应该及时将衣服替换下来,并勤加清洗就好。

四,个人卫生

传统认为,月子里如果洗澡,风寒侵袭体内致周身气血凝滞,日后出现月经不调、身体肌肉疼痛。所以月子期间不能洗澡。但是坐月子期间,产妇会出大量的汗,如果这个时候不能够将这些汗液排除,那么将会引起内热,从而引起内部疾病。所以在坐月子期间可以适当用温开水洗澡擦拭,刷牙也是需要使用温开水的。但是记住一点,千万不能用凉水。产后清洁身体具有活血、行气的功效,可助产妇接触分娩疲劳,保持舒畅心情;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伤口愈合等。

五,不要过度劳累

产后做一些适当的运动和家务对身体恢复有促进作用,但不能过早的开始剧烈运动,尤其是家务活,最好交给老公或其他人,不可过度劳累。要避免经常弯腰和下蹲,无论是孕期和产后,这两个动作都是大忌。这个时期,新妈妈骨盆韧带比较松弛,腹部肌肉也变得软弱无力,子宫尚未完全复位,经常弯腰和下蹲易引起腰痛。

六,护理好腰部

新妈妈在月子里要注意腰部护理,避免提过重或者举过高的物体,抬起重物时,注意动作不要过猛。经常活动下腰部,使腰部肌肉的疲劳得到缓解。尤其是在冬天,天气变冷,要注意腰部保暖,要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冷风吹到腰部上,因为腰部受凉会加重新妈妈腰部的疼痛。

生完孩子后肚子的皮肤会松弛下垂,脂肪很容易堆积。所以,产后要及时,为了使形体恢复得好,在产后尽快使用塑腹。但是最怕捆裹太紧,特别是宽大笨重的腹带和纱布绷带类,最容易捆裹太紧,不仅不透气,还会影响血液循环,压榨胃肠和内脏,运用这类腹带一定要留意。要选择面料透气性好的。我用的这个束缚的,自动燃,脂,,出月子肚子平平,减重12金,还舒服。抓住产后6个月黄金期,可以事半功倍哦。

七,尽快适应角色,不要哭

其实很多妈妈在生完孩子之后,不能适应妈妈的角色,或许还有因为老公不在身边,身边没有可以缓解情绪的人,所以总是感觉心里委屈。而且加上女人从怀孕至分娩,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很大。会出现如常常莫名哭泣、情绪低落等,产后就特别容易抑郁。但是不管怎么样,在产后还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多想想开心的事情,因为产后如果经常哭的话,对眼睛不好,可能会影响视力,而且以后见到风就容易掉眼泪。所以这时家人一定要多加安慰,安抚情绪。

八,月子期间看书,手机和电脑时间把握好

老人说坐月子期间不能看书、手机和电脑,说这样对眼睛非常不好。月子里,产妇需要更好地休息,白天在照料婴儿之余,要经常闭目养神。这样视力不会感到疲劳。不要长时间看物长时间看东西,如看书、看电视、VCD等都会损伤眼睛,一般目视1小时左右,就应该闭目休息一会儿,或远眺一下,以缓解目之疲劳,使眼睛的血气通畅。注意用眼卫生。不要用脏手揉眼睛。

九,月子要过42天

传统上认为的30天坐月子,实际上经过一个月的调整,身体许多器官并未得到完全的复原。比如,子宫体的回缩需要6周时间才能恢复到接近怀孕前的子宫的大小,胎盘附着处子宫内膜的全部再生修复也需6周。产后腹壁紧张度的恢复也需要6周到8周的时间。如果在此期间新妈妈干重活,就容易患上子宫下垂等疾病。特别是对于剖腹产的妈妈来说,伤口的恢复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42天的月子更有利于新妈妈的身体恢复。在这段时间里,妈妈要注意适当进补,调理气血,促进子宫恢复。同时要注意休息,适量运动,保持好心情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坐月子的一些常见误区。

误区一:坐月子就是一个月

坐月子不是一个月,而是42天。新妈妈子宫的回缩需要6周时间,才能恢复到孕前子宫大小,而产后腹壁也需要6到8周的时间恢复,故建议新妈妈产后坐月子最好做足六周,即42天,这42天称为产褥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坐月子,医院也会让妈妈42天后再去检查身体。

误区二:产妇不能下床活动

产妇在分娩时体力消耗很大,又通常伴有失血,产后的确需要休息,但休息并不意味着只能卧床静养。事实上,适当的活动更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因为生产前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一应激反应可以减少分娩时失血),长期卧床不活动下肢容易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如果随血液迁移到心肺等部位甚至会带来生命危险。

过去的农耕社会,妇女除承担全部家务之外,往往还要参与很多体力劳动,即使生病也难得休息;在这种情况下,给产妇卧床休息的机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现在情况已经不同了,医院,产后几个小时医生或护士就会来催促产妇下床活动。

误区三:一个月不能洗头洗澡

生完宝宝的妈妈身上肯定有汗水血液等污秽,即使用毛巾擦擦还是会觉得不舒服。有老人说,坐月子期间碰水,会导致中老年风湿。在国外,一般产妇生产后几个小时,医生就会要求产妇淋浴,来冲走恶露和汗水等污秽。不洗澡的话汗液恶露乳汁等体液混合,不仅气味难闻,并且容易滋生细菌。

误区四:产后24小时开奶

生产后开奶,许多新妈咪还遵从着老观念,认为开奶早不好,奶水清,营养少,生产24小时后开奶对宝贝才最有益。

正确做法:生产后开奶越早越好,宝贝吸吮妈咪乳头不但可促进乳腺分泌乳汁,同时也有助于妈咪子宫收缩,使子宫早日恢复生产前状态。此外,早开奶能让宝贝及早喝到营养丰富的初乳,提升身体免疫力。一般情况下,妈咪生产后30分钟即可哺乳。

误区五:久站、久蹲

一出月子就久站、久蹲:有些产妇以为,只要出了月子就表明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于是,一出了月子就不在意久站、久蹲或剧烈运动了。其实,盆腔里的生殖器官在这时并没完全复位,功能也没有完全恢复。如果不注意防护,仍然会影响生殖器官复位。

误区六:每天大量吃鸡蛋

尽管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很适合产妇食用,但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鸡蛋吃多了人体并不能完全吸收,反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影响其他各种食物的摄取,造成营养摄取不均衡,不仅不利于产妇的身体康复,而且也不利于乳汁分泌。一般来讲,月子里每天吃3-4个鸡蛋较为适宜。

剖腹产妈妈坐月子第一周3要

1、一定要先通气、再吃饭

剖腹产妈妈手术后肠胃蠕动慢,马上吃东西很容易便秘。一般手术后6个小时可以喝水刺激肠道蠕动,放屁后才可以吃一些流食。没有放屁前,一定不要吃东西。

2、食物要吃流食

剖腹产后应吃面条和鸡蛋汤这种流食,不要马上吃较硬的食物,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几天后慢慢换成半流食的食物。

3、食物要有利于刀口愈合

手术后多吃富含蛋白质、胶原蛋白等能降低伤口感染的食物。除此之外,还应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的食物能够促使伤口愈合。比如:胡萝卜、牛奶、蛋类、西红柿等食物。

剖腹产妈妈坐月子5不要

1、不吃鱼

鱼类含有epa物质的有机酸物质,会抑制血小板凝结作用,减缓手术后止血和伤口愈合。要吃鱼一定等到伤口愈合后。

2、不要用营养素代替吃饭

很多家庭很产妇买了很多营养品,食用方便,甚至不用下床。但是产后营养要均衡,从食物中获得营养才是最健康的,才是真正的药补不如食补。

3、不要吃饱

上面说到手术导致肠道蠕动过慢,所以手术后几天不要吃的太饱,增加肠道负担。吃的太饱,很容易产气过多,腹压增高,对妈妈产后恢复不利。

4、不吃易胀气的食物

手术后适合喝萝卜汤这些有利于排气的食物。不适合吃容易胀气的豆类食物,比如豆浆、豆腐以及淀粉类含量高的食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