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静脉血栓易在长途旅行中发生,远行如何防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比较专业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每年都有长假出行潮,春节更是如此,或探亲或旅游,还有人要蹭免费的高速公路。无论是搭飞机出国,在座位上看云卷云舒赏空姐身姿,还是挤在火车车厢里或踡在汽车里,肢体都会有相同的遭遇:那就是长时间在狭窄的空间里缺少活动,健康隐患随之而来,其中的严重典型就是深静脉血栓。

早在年,美国一位叫霍莫斯的外科医生就提出,长时间的飞行旅行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之间存在联系。到了年,有学者开始使用“经济舱综合征”这一概念,来描述旅行中或旅行后发生的,与下肢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相关的系列临床表现,这包括小腿疼痛、肿胀、局部发热,以及血栓脱落后造成肺栓塞时出现的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或导致的猝死。

您可能会产生疑问,怎么啦?听说过贫穷限制人的想象力的,还没听说过得病还论阶层的。为啥要叫经济舱综合征,而不叫飞行综合征或头等舱综合征呢?这还真不沾歧视的事儿,道理很简单,经济舱的座位狭窄,更易形成长时间的肢体活动受限。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机制有3个方面,静脉内皮的损伤、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瘀滞。长时间飞行,在狭窄的座位中肢体活动减少,同时,机舱密闭空气干燥,加上饮水量少,血液的浓稠,都会促使血栓形成。研究表明,飞行超过12小时,症状性静脉血栓发病率为0.5%,每增加2小时飞行时间,血栓的风险增加26%。

血栓的发生,可表现在任何年龄,研究显示,每静坐1小时,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坐90分钟后,膝关节的血液循环降低50%。如果存在着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血栓风险也随之增加,高危因素包括严重肥胖、慢性心脏病、服用激素或避孕药、静脉血栓栓塞病史、恶性肿瘤等。由此可见,搭飞机出国游长时间飞行,并不适合于每个人。

为了预防血栓形成,或在长时间静坐状态下出行,需要在旅程超过4小时时注意以下几点:1,衣着宽松,减少腘窝受压,不要翘二郎腿;2;路途中尽量多饮水,这可稀释血液;3,旅途中多变化体位,或争取在机舱内走动一下。坐着的时候,多活动脚趾、脚踝和膝关节,可将脚尖绷直、脚跟着地、用力抬脚尖并坚持10秒;然后脚尖着地、抬起脚跟坚持10秒;这样交替活动,可使小腿肌肉收缩,促进下肢静脉回流;4,穿低于膝关节的阶梯压力弹力袜,也有助减少血栓发生。

经济舱综合征的要点是静脉回流不畅带来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在我们的生活中,国内航班多有中转,连续航程时间并不长。需要特别注意的可能是长假出行高峰的公路堵车时间段,想想那些在公路边遛宠主、踢毽子、跳广场舞的大妈,那不仅时尚,还是在做保命运动喔,各大妈们学习吧,且行且活动。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