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住院炎症性肠病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 [复制链接]

1#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Dr.X陪您读的第篇文章

中国住院炎症性肠病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的专家共识意见

文献来源:中华炎性肠病杂志,年04月第2卷第2期

作者: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

核心观点文献精粹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动脉栓塞(PE),是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后、恶性肿瘤或重症内科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延长住院时间及增加医疗费用,严重者可致命。

IBD患者合并VTE风险升高并可能带来严重不良后果,对住院IBD患者能及时行VTE筛查和积极预防,可以提高IBD患者诊疗质量,减少VTE发生带来的不良后果。

本共识意见分为4部分,包括IBD患者合并VTE风险、VTE筛查、VTE预防、合并VTE治疗。推荐意见18条。

一、IBD患者合并VTE的风险

1.中国IBD疾病人群合并VTE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等级判定:A

2.中、重度疾病活动是IBD患者发生VTE的重要危险因素。等级判定:B

3.当IBD患者处于疾病活动期时,住院患者合并VTE风险高于非住院患者。等级判定:B

二、住院IBD患者合并VTE的筛查和诊断

4.对住院IBD患者,建议首先进行VTE风险评估。等级判定:B

5.D-二聚体是血栓前状态的指标,检测方法方便易行且应用广泛,建议将其作为住院IBD患者VTE筛查的常规项目,但需除外IBD所致升高及其他引起D-二聚体增高疾病。

等级判定:B

6.根据风险评估并结合D-二聚体,对VTE事件做进一步筛查。筛查方法包括血管超声、CT血管造影等。采取的VTE医院条件而定。

等级判定:B

7.当患者存在内脏静脉血栓疑似症状时,无论D-二聚体是否升高,均建议开展进一步VTE筛查。具体医院条件而定,建议结合腹部血管超声、腹部增强CT、CT血管造影等方式。

等级判定:B

三、住院IBD患者VTE的预防

8.对住院IBD患者应开展VTE风险评估,并采取VTE预防措施。推荐使用Padua评分评估VTE发生风险。

总体原则应遵循版《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与管理建议》。等级判定:A

9.IBD患者因非IBD疾病活动而住院者,即使处于IBD缓解期,对于以下患者:40岁以上、因急性发作的疾病(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症状重)住院且卧床时间≥3d,合并其他VTE危险因素者,在不违背本次住院急性疾病诊疗原则且排除禁忌的前提下,可酌情考虑预防性抗凝治疗并密切观察。

等级判定:C

10.对于住院IBD患者,无论是否处于疾病活动期,如将接受腹腔、盆腔等外科手术,在不违背围手术期处置原则的前提下,应开展围手术期预防性抗凝治疗,并密切观察。

推荐使用Caprini评分指导围手术期预防性抗凝治疗的策略。总体原则应遵循版《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与管理建议》。

等级判定:C

11.对于计划行剖宫产的妊娠IBD患者,推荐住院期间使用抗凝药物(产后出血者慎用)。

合并VTE危险因素的患者建议延长预防性抗凝治疗至产后6周。最终的围产期抗凝策略应与产科医生协商后决定。

等级判定:B

12.预防性抗凝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抗凝和机械预防,其中抗凝药物推荐低分子肝素、低剂量普通肝素或磺达肝癸钠。

不推荐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代替上述药物用于预防性抗凝治疗。

推荐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进行机械预防,若无条件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可次选人工被动活动、过膝加压弹力袜等。

等级判定:B

13.对既往无VTE病史、VTE风险评估为低危的青少年住院IBD患者,由于VTE发生率低,即使处于疾病重度活动期,不常规建议药物预防性抗凝治疗。

等级判定:C

四、住院IBD患者合并VTE的治疗

14.住院IBD患者合并VTE的治疗应遵循中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首选低分子肝素联合维生素K拮抗剂作为深静脉VTE的治疗药物。与血管外科、介入科等合作决定是否联合手术、介入治疗。

等级判定:B

15.确诊为急性内脏静脉血栓的IBD患者,若有相关症状,则推荐抗凝治疗;若无症状,建议与血液科讨论,必要时抗凝治疗。

等级判定:B

16.合并VTE的IBD患者,包括有症状的内脏静脉血栓患者,其抗凝治疗疗程应结合患者IBD活动性考虑,并兼顾是否合并可逆的VTE危险因素。

等级判定:A

17.IBD患者若在住院期间发生VTE,通常无需常规检测是否存在遗传、获得性易栓症(如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活性、抗磷脂抗体谱测定等)。

医院有条件,可在保证VTE防治的基础上积极寻找VTE形成的潜在基础疾病,如上述遗传、获得性凝血功能异常等。

等级判定:C

18.青少年IBD患者合并VTE的防治策略应参考相关指南,并与儿科医生共同制定。

等级判定:B

(内容在原文基础上有所删减)

本文已获得《中华炎性肠病杂志》编辑部授权使用,原文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欢迎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中华炎性肠病杂志》内容可通过万方数据阅读下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