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是血液流过的一系列管道,久之易积聚垃圾,也易发生堵塞。而血管堵塞容易引发心脏病,肾病等其他疾病,影响我们的健康。
血管堵塞,通常发生在三个部位:脑部、心脏和四肢。这三个位置的血管被堵以后,症状是不一样的,我们来分别讲述一下:
血管堵塞发生在四肢
症状1:步伐异常,走路有坡脚现象
四肢血管被堵,首先是肢体供血不足,缺血症开始出现,行走或者上举活动逐步变得困难,感觉肢体无力。尤其是下肢容易堵塞的几率很大。
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很多下肢堵塞病人,大家往往辗转好几科科室都查不出原因,很容易耽误治疗。
所以,当遇到下肢行走莫名其妙的出现障碍,记得不要把血液内科检查漏掉。
症状2:四肢疼痛
中医讲“不通则痛”,血管内有血栓,堵塞血管到一定程度,会引起四肢疼痛。
症状3:肢体肿胀
腿、手臂水肿是深静脉血栓的一种表现,主要是因血栓影响了血液流动,引起肿胀。
血管堵塞发生在心脏
症状4:心绞痛、胸闷
心脏血管发生堵塞,心脏供血或逐渐不足,最明显的就是出现心绞痛。
平时如果生气、愤怒、兴奋等情绪出现时,往往会诱发疼痛症状。少部分患者仅仅感到胸闷,没有其他异样。
症状5:呼吸急促
活动后容易喘气,平时频繁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头晕目眩、上气不接下气、一动就大喘医院检查一下血管是不是出问题了。
血管堵塞发生在脑部
血管堵塞如果发生在脑部,会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或局部血栓形成,造成脑梗死。
症状6:不自觉流口水
在睡觉的时候或者白天不知不觉流口水,嘴角一侧口水很多,就可能是血栓堵住了脑血管,使得咽管肌肉群不能协调。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都会发生一些堵塞。但是,近年来血管堵塞逐渐年轻化,很多年轻人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血管堵塞,从而引发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
血管年龄成长表:
0-12岁:非常健康,没有任何沉积物。
12-30岁:开始出现沉积物,胆固醇脂肪越来越多,一定要注意运动和饮食健康。
30-50岁:动脉粥样硬斑慢慢出现,不良的生活习惯是罪魁祸首。
50岁之后:血管梗塞,心肌梗塞,血栓等等。
清理血管垃圾谨记2要素
要素1、饮食疗法
1、西红柿
不仅各种维生素含量比苹果、梨高2~4倍,而且还含维生素--芦丁,它可提高机体氧化能力,消除自由基等体内垃圾,保护血管弹性,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2、燕麦
燕麦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和膳食纤维,可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对调节血脂有很好的作用。而且,燕麦能带来较强的饱腹感,使人长时间不饿。
3、山楂
含三苫类和黄酮类成分,具有加强和调节心肌,增大心脏收缩幅度及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还能使血清中的胆固醇降低。因此,心脑血管病人宜多食山楂。
4、洋葱
洋葱含有前列腺素,有扩张血管、降低血脂的功能;它含有烯丙基二硫化合物及少量硫氨基酸,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洋葱含有类黄酮物质,和蒜一起吃,“疏通”血管的功效特别好。
5、黑木耳
黑木耳具有益气强身、滋肾养胃、活血等功能,它能抗血凝、抗血栓、降血脂、降低血粘、软化血管、使血液流动通畅、减少心血管病发生的功效。黑木耳还有较强的吸附作用,经常食用,有利于体内产生的垃圾及时排出体外。
6、玉米
玉米富含脂肪,其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有助于人体脂肪及胆固醇的正常代谢,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从而软化动脉血管。
要素2、运动疗法
国外研究显示,每天运动半小时,如走路、骑自行车、慢跑、游泳等,都能起到减肥消脂的作用,提高血管“年轻化”程度,防止变老。
如果饭前适度运动,保护血管的效果更好,有低血糖的朋友要注意饭前运动量不要太大~走走步就行了~
十秒清理血管垃圾
一个十秒钟的动作,就能清理血管,预防血栓,这个动作就是抬脚。
医学上有个专门的名词:踝泵练习,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增强下肢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
具体方法:双膝自然伸展,用尽全力勾脚10秒钟后再用尽全力绷脚,反复进行,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不限次数,越多越好。
每次勾脚、绷脚要尽量达到最大幅度,动作要尽可能缓慢柔和,双脚同时做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