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双重角色演绎两地抗疫传奇澎湃在线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皮肤病专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于娜,中共预备党员,医学博士,中国医院医务部副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辽宁支援湖北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队员,援武汉期间任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西院区病区医疗组长、武汉协和西院战时医务处成员。曾获第五届于润江呼吸医师奖,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先锋。

守护沈阳:严守第一道关口,把好初筛鉴别这一关!

自1月22日沈阳市确诊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起,于娜一直在新冠疫情防控一线从事医疗救治及管理工作。作为发热门诊负责人,于娜全面负责中国医大一院发热门诊预检初筛工作,仅半天时间调配50名专业医生排岗,先后制定发热门诊管理制度及流程,结合诊疗建议设计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的表格化病志,建立筛查流程并亲自培训接诊注意事项,针对诊疗建议的更新进行实时培训及解读,协助转运疑似及确诊患者,汇总上报医疗数据,医院新冠诊疗……每一件事都亲力亲为。身为呼吸科医生,她担起了发热门诊一线医生的业务咨询和医疗指导工作,每一个疑难病例、复杂的流行病学史都亲自指导,她的电话永远24小时在线,这背后支撑她的是为医者无私无畏的信仰。

疫情期间,医院院内新冠联络员,协调全院及上级多个部门,起草各类文件制度流程50余份,近20天的时间里在院工作时间超过个小时,几乎没有回过家。负责发热门诊期间,于娜筛查有流行病学史及疑似发热患者人,无一人漏排误诊,无一名医护人员感染。她站在疫情防控最前方,完成了向尚红院长做出的承诺:“严守第一道关口,把好初筛鉴别这一关”。

驰援武汉:主动请缨,连夜写下请战书!

武汉疫情严重,急需医护人员,于娜主动请缨,连夜写下请战书。此时,她已经快一个月没见到3岁的孩子和身在军营的丈夫了。

2月9日,于娜受命驰援武汉,协助领队王振宁书记管理医疗工作。其所属医疗队为辽宁省第六批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负责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西院区部分病区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医疗队到达武汉驻地已经是凌晨2点,她仅休息4个小时后就第一时间进入隔离病房,了解舱内基本情况、防护流程、医疗注意事项及患者病情,便于后续医护人员安全有备的进驻病房。于娜提前申请所有紧急抢救用药及设备耗材的储备,保证各类型突发医疗事件均能及时解决。由于医疗队入驻全新环境,她迅速学习并梳理协和院区的医疗规则,并将电子病历系统的使用、传染病疫情上报、患者入出院办理、检验检查的开具及执行规则等所有医疗流程编写出简单易操作的文件进行共享,保证医疗有序的进行。

于娜作为医疗队医疗组长,兼具医疗管理及临床医生双重身份,每个危重患者病情、每天的医疗数据、每个班次的医生轮岗、每个流程她都烂熟于心。针对传染性疾病特点,结合防护服工作时长的限制,于娜创新性建立了传染病房“床位责任制联合值班医生负责制”的医疗管理制度,并针对每个队员的专业进行排班,保障医疗安全及质量。她作为桥梁与武汉协和院区进行人员和医疗物资的协调,协助协和院区进行信息化改革,减轻一线医疗数据采集负担;充分利用远程信息平台在特殊时期下召开队员视频会议、线上培训、远程多学科会诊、患者随访……于娜一直扎身一线,参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协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突发气胸的紧急处理,亲自进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气道探查及分泌物吸引,协助有创通气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及危重患者的转运,结合自身专业对院内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及病毒感染后肺纤维化的诊治和预防提出防治建议,防止院内非预期死亡事件;为加快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组织队员编排《新冠肺炎康复呼吸操》,录制视频指导患者在舱内进行肺康复训练,并应用便捷式肺功能仪对患者进行肺功能评估和呼吸肌力训练。

于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