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今年10月也是全国一年一度的敬老月,今年全国“敬老月”活动的主题是“弘扬养老孝老敬老传统,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会”。根据《广东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年全省“敬老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市卫生健康局、市医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敬老活动,切实为老龄人群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营造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
呼吸系统疾病的营养治疗
医学指导/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许爱婷
呼吸系统与外界相通,外界有害物质可直接侵入引起呼吸系统损害,全身其他器官病原体可通过淋巴、血液循环播散到肺部。呼吸系统有完整的物理、生物和免疫防疫功能,以保证机体处于正常健康状态。生热营养素在体内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通过肺部排出的,若肺部发生病变时,废物的排出受限,导致其在体内潴留,引致内环境紊乱。故营养状态对肺部结构和功能影响及营养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作用应引起重视。
(一)呼吸肌结构和功能不全:各种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可不同程度引起营养不良,包括呼吸肌负荷加重和呼吸肌缺氧。
(二)呼吸通气调节反射减弱:营养不良引起中枢性(中枢神经驱动不足)和外周性(呼吸肌力不足)呼吸肌疲劳和衰弱,故难于迅速调节呼吸以适应机体对代谢需求,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进一步发展。故足够的营养治疗和能量摄取对保持呼吸通气调节至关重要。
(三)肺结构改变:机体的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导致肺抗氧化酶形成减少和对氧自由基抑制和清除作用减弱,加重有害物质对肺组织损伤。动物实验也证实营养不良导致肺组织损伤和肺修复功能减弱。
(四)肺免疫防御功能减弱:营养不良者全身和呼吸系统免疫防御功能减弱,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增高和原有呼吸系统炎症难于控制或蔓延。因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者肺泡灌洗液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各类反应受体减弱,且数量减少。肺部对有害物质侵入的反应迟钝及清除功能降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达20%—60%,尤其以肺部功能障碍更为严重,预后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原因可能包括多方面综合因素。其中营养需求相对不足是主要原因。研究发现COPD患者呼吸肌负荷增高(基础消耗较正常人增高,尤其在病情严重时)和肺部慢性炎症导致能量消耗增加,致使患者在饮食正常状态下出现营养需求相对不足。后期各个器官的功能受影响,进一步导致营养吸收不足。
患者最好遵循如下原则:1.食物要全面;2.饮食宜清淡;3.饮食有节;4.饭菜宜软烂;5.要少食多餐;6.温度要适宜;7.食物要新鲜;8.要多吃果菜;9.水分要充足。
老年人用药安全注意事项
医学指导/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立胜
老年人的患病特点:1.起病隐匿,症状多变。2.病情难控,恶化迅速。3.多种疾病,集于一身。4.意识障碍,诊断困难。5.此起彼伏,并发症多。
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1.老年人胃肠道肌纤维萎缩,张力减低,胃排空延缓,吸收减少。2.老年人细胞内液减少和功能减退,脂肪组织增加使药物分布容积减少,加之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血管灌注量减少,影响药物的分布。3.老年人的肝脏功能降低,代谢和解*能力降低,肝药酶合成减少,酶活性降低,药物转化速度减慢,血浆半衰期延长,影响药物的代谢。4.老年人肾功能降低,肾血流量减少,使用经肾排泄的药物时,容易蓄积中*。
老年人的药效学特点:1.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敏感性增高。2.对抗凝血药的敏感性增高。3.对利尿药、抗高血压药敏感性增高。4.对肾上腺素β受体激动药与拮抗药的敏感性降低。
老年人常用且易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镇静药、解热镇痛药、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药、抗心律失常药、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药物、利尿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降糖药、强心苷类药、抗胆碱药、抗过敏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老年人安全用药小常识:
1.避免不必要的用药。老年人很多不适可以通过生活调理来消除,不必急于求助药物,切忌不明病因就随意滥用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疾病治疗。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保持乐观心态,防病于未然往往胜过吃药。
2.选用药物忌品种过多。老年人因多病,治疗时用药的品种也较多,多种慢性病综合治疗时,用药品种应少而精,一般先服用急重病症的治疗药物,待病情基本控制后,再适当兼顾其他方面的药物,合用药物尽量控制在3—4种,避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3.掌握最低有效用药剂量。老年人的用药剂量应根据年龄、体重和体质情况而定。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为成年人的3/4,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应当是成年人剂量的1/2或3/4作为起始剂量。
4.合理选择药物。老年人应选择对肝肾*性小的药物。
5.适度治疗。患急性病的老年人,病情好转后要及时停药,不要长期用药,如长期用药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以便及时减量或停用。对于一些慢性病,治疗指标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目标,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可,不一定要使其完全恢复正常。
6.遵从医嘱,忌有病乱投医。有些老人凭借自己“久病成医”的经验,不经确诊就随便用药或加大用药剂量,这种做法对体质较差或患多种慢性病的老人尤为危险。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医院看医生,先弄清楚病情,再对症下药。
7.不要轻信广告宣传,忌滥用补药。体弱的老年人可适当辨证用些补虚益气之品,但若为补而补,盲目滥用,多药杂用,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容易引起*副作用。
做好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
医学指导/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费春羡
在生活中很多人会出现下肢水肿,或者是下肢皮肤色素沉着的地方,出现破损或者是溃烂,又或者是下肢静脉曲张变得更加的严重。当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就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而这些情况,一般来说都是静脉血栓造成的。我们体内的血液在流动的时候出现了聚集,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个不规则的团或者块状,这样就会影响血液的流动速度,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包括:
一、内在和环境因素:
1.吸烟、年龄。吸烟易使血管硬化栓塞,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2.长期卧床。长期卧床或者手术后的患者,由于血流缓慢容易发生静脉血栓。中风瘫痪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瘫痪患者。
3.久坐。长期久坐的白领工作者、喜好长时间玩麻将、上网者,外出坐车旅行尤其长时间乘飞机者,由于下肢保持屈曲位时间较长而引起“经济舱综合征”,即下肢深静脉血栓。这也是健康人突发静脉血栓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甚至可因静脉血栓导致肺栓塞致死。
4.原发性高凝状态。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原发性高凝状态,包括一些凝血系统蛋白遗传性缺陷。
5.家族史。有静脉血栓形成阳性家族史的人,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对危险性是普通人的2.9倍。
6.血型。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以A型血者较高,O型血者较低。对于正在口服避孕药或怀孕的年轻妇女,血型的影响更大。
7.肥胖。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肥胖都可增加其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
二、手术和创伤:
术后和创伤后静脉血栓的形成与病人年龄、手术类型、创伤部位、创伤程度、输血等均有关。年龄大于40岁,下肢手术或骨折,以及大静脉损伤等都可能成为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三、疾病因素:
许多全身或局部疾病,均可影响机体正常的抗凝、凝血功能,成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四、轻度损伤:
轻度腓肠肌撕裂和足踝扭伤等轻度下肢损伤,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下肢轻度损伤较常见,所以这可能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下肢轻度损伤可导致损伤者活动减少,如果发生血管壁的损伤,也可增加损伤部位血液凝固危险,这些也是下肢轻度损伤增加静脉血栓形成危险的可能原因。
深静脉血栓是可以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
1.戒烟,清淡低脂食品,多食含维生素较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2.抬高下肢20—30°(略高于心脏水平),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指导督促病人定时做下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如足背屈、膝踝关节的伸屈、举腿等活动,也可行下肢腿部比目鱼肌、腓肠肌挤压运动。
3.鼓励深呼吸或有效咳嗽,以加速血液回流。
4.使用循序减压弹力袜(GEC)、患肢间断气囊压迫(IPC),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5.保持大便通畅。
6.保持心情舒畅。
7.减少和避免下肢静脉的穿刺。
8.保证补充足够的液体,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血液浓缩。
9.药物预防:应用低分子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可预防血栓形成。
老年居家
要做好皮肤护理
医学指导/医院老年医学科护士长梁伟燕护士卢晓燕
皮肤特点
老年人皮肤特点有四个突出特征:萎缩、增生、迟钝、敏感。
萎缩:皮肤起皱变薄,干燥松弛,光泽减退,弹性减少,血管脆性增加,易出现紫癜、瘀斑等。
增生:颜面部出现皮、老年疣、老年皮脂腺痣、樱桃样血管瘤、日光性角化病等。
迟钝:皮肤的功能降低,容易受热中暑、受凉感冒。皮肤的反应性减退,易受损伤,对细菌、病*、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力也减弱。
敏感:对某些因素作用后的反应过于强烈,如皮肤干燥、瘙痒、疼痛等。
保健措施
1.预防皮肤损伤。老年人皮肤损伤后比年轻人愈合得慢;应避免风吹、日晒、雨淋,寒暑季节加减衣服必须及时。天寒地冻,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帽子、口罩、围巾、手套、棉鞋袜等要备齐,特别是雨天,谨防跌倒损伤。
冬季防低温烫伤:冬季常见的“低温烫伤”有床上取暖物品的烫伤(包括热水袋、热水瓶、电热毯)暖气等取暖设备的烫伤,热水和热菜汤的烫伤等。其中,以热水袋烫伤占的比例最大。
低温烫伤的处理:错误处理是用酱油、猪油、狗油、红汞等涂抹烫伤处。正确方法:无水泡、脱皮、渗出等破溃损害,直接用冰块敷数分钟或用自来水直接、持续冲洗创面15—20分钟,第一时间采用最有效的办法——冷敷。
低温烫伤的防护: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对热不敏感患者使用热水袋最多不超过50℃,热水袋放进被窝要使用毛巾包裹隔热。冬季使用装水热水袋取暖要把盖拧紧,使用防护套,防止漏水出来烫伤。
2.注意起居饮食。尽量减少浓茶、咖啡、辣椒、海鲜等刺激性饮食及烟酒等,可以有效地防止皮疹、湿疹、荨麻疹等瘙痒性皮肤病的发生。内衣宽松适度,以棉织物为好,不刺激皮肤,不易过敏。
3.讲究洗澡方法。老年人洗澡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为35—38℃,不宜洗桑拿浴及冷水浴,洗澡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最长不超过半小时。不宜使用碱性香皂及沐浴露,最好选用婴儿沐浴露,洗澡次数较多不必每次打沐浴露。冬天洗澡后及时外涂少许保湿润肤品。
4.压疮的预防。长期卧床的老年人要预防压疮的发生,最常见的压疮好发部位是骶尾部和足跟部、踝部。预防重点是防止受压,每两小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保持干燥,避免潮湿,大小便失禁者要及时清理,避免大小便浸润刺激。可在受压部位垫水垫或使用气垫床减压,皮肤出现发红可选用赛肤润的产品涂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