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浙二急诊中心12时辰硬核创伤急救团队
TUhjnbcbe - 2023/6/23 20:54: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 http://nb.ifeng.com/a/20180503/6548169_0.shtml

浙大二院急诊中心

闪着警示灯的救护车,呼啸奔来又急切出发……无论冬夏,不分昼夜,位于杭州解放路88号的浙江大医院急诊中心,总是处于高度紧张又有序忙碌的状态。

每天,会有近名病人走到或被急救车、直升机送到这里。他们中,约有70位需要紧急抢救治疗。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跟生死息息相关。

近年来,这个以各种疑难杂症救治为特色,承担着浙江省和邻近省市危重症患者救治的急诊中心,因在G20杭州峰会医疗保障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尤其是在严重创伤的综合救治上,浙大二院急诊医学科在创伤急救科、心脏内外科、胸外科、神经内外科、烧伤科、外科、骨科、麻醉科等优势学科群的协同作战下,已在国内形成明显优势,荣登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医院科技量值榜单第三名。年9月,浙大二院还成为全国首批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之一。

这个被外界誉为“硬核”的急诊创伤团队,因什么而“硬核”?浙大二院立体高效的创伤急救体系是如何构建的?不久前,我们以见习生的身份到此蹲点,记录12时辰里的点滴故事,通过急诊中心这扇窗口,见证、医院的初心与创新。

浙江新闻记者(左)在急诊中心蹲点

6:16

一名急性心梗病人的小确幸

清晨6时16分,严冬的杭州,还在一片暗色中。

50多岁的老陈(化名),捂着胸口,脸色苍白,额头冒汗,在女婿的搀扶下,匆匆走进急诊中心。

“我们是从湖北到杭州旅游的,动车到站前10分钟,岳父突然胸疼胸闷,满头大汗。大家急坏了,一下高铁,就赶紧打车过来。”女婿语气着急。

看着表情痛苦的老陈,分诊台护士郎凯丽的神情立刻紧张起来。她立即向心内科值班医生马群超汇报,同时开通绿色通道,扶助老陈躺在复苏室的胸痛患者专用抢救床上。“这个很可能是急性心梗病人。急性心梗,每耽误一分钟,都会对心脏产生不可逆的伤害。”她说。我们意识到,一场生死竞速已在面前。

电话还未挂掉,马群超医生已疾步跑来。而从老陈躺在抢救床上的那刻起,心电图检查、除颤仪监护、静脉通路开通,血化验、心肌酶谱等床边心肺五项联检就已相继进行,并在20分钟内迅速完成。6时47分,老陈已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快速转入心血管介入中心。在那里,医护人员早已准备就绪。7时02分,医生通过微创手术,为老陈植入一枚支架,成功打通%闭塞的血管。整个过程,用时46分钟。

我们了解到,急医院到血运重建的国际标准抢救时间为90分钟。目前,浙大二院平均用时68分钟,最短仅20分钟。

做完手术的老陈,已被送入心内科监护室。“没想到,这么严重的病,这么快就治好了。多亏了浙大二院!”老陈女婿感慨连连。

事后,马群超告诉我们:“对于症状较重的病人,急诊中心都会开通绿色通道,确保病人在与时间的争夺战中,得到最快速度的救治。医院‘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急诊室里,一场生死竞速的抢救正在进行

9:03

代码“”“”里的秘诀

9时许,浙大二院砖红色的拱门下,求医者穿梭往来。刚回急诊中心,我们便听到广播响起:“各位医务人员请注意,门诊一楼药房‘’!各位医务人员请注意……”我们还没回过神来,就看见急诊医生丁建波、护士洪慧提着急救箱擦身而过,急急奔向门诊大厅;护工推着急救病床一路小跑过去。

我们紧随其后赶到门诊药房时,只见一名年轻男子平躺在地,门诊护士正在为他做心脏复苏按压,丁建波、洪慧立即接手抢救工作。“代码‘’,指的是院内急救。每当听到‘’呼叫,各科室的医疗急救小组都会按责任区域,在5分钟内抵达出事地点。今天出事的门诊大厅,就是我们科负责的区域……”事后,丁建波向我们解释道。

如果说,“”呼叫的是医疗急救小组,那么,“”吹响的就是抢救生命的集结号。

记忆犹新的是,年7月5日,杭州突发公交车纵火事件,30多人受伤,其中15人重伤。面对这场生死救援,浙大二院立即拨响了“急诊一楼‘’”。负责气道畅通的麻醉科、耳鼻咽喉科医生,负责生命支持的心血管内科、外科医生,还有烧伤科、神经内外科……只要没在为病人做治疗的,立刻从四面八方奔向急诊抢救室,15分钟内便完成8例气管切开手术……面对8位烧伤面积大于60%、其中两位烧伤面积大于90%的病人,浙大二院25个学科先后会诊讨论余次,通过最优化的治疗和精细化的照护,最终创造了“群体重度烧伤患者零死亡”的奇迹。

“‘’‘’,这是浙大二院独有的代码,意味着一个全院性的紧急求救呼叫系统。”丁建波说。这次经历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浸润在代码里的,是浙大二院以患者为核心的人文情怀。

13:12

钢筋穿身的小伙能走了

午间,急诊中心相对平静,急诊科医生赵光锋的内心,却因喜悦而波澜起伏。

“刚刚小井(化名)爸爸来找我,说小井恢复得很好,已能正常行走。再过3个月至6个月,等肠道造瘘口回纳,小井就能与正常人一样生活了!”平日性格沉稳的赵光锋,此时笑得就像孩子一般。

这是一个医学奇迹。1个多月前,年仅22岁的小井在工地干活时,不慎从高处跌落,臀部被一根1米多长的钢筋穿入。险之又险的是,钢筋尖端离心脏仅剩3厘米!出事那日19时,他被送至浙大二院急诊中心。面对这种严重创伤,浙大二院胸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的专家们立即会聚而来,与急诊科、麻醉科、行*及医疗总值班紧急组织多学科讨论、制订手术方案,此后又轮番上台,忙到次日凌晨3时,终于从患者肛门处将1米多长的钢筋取出。

但这场生命竞速远未结束。迟发性脏器损伤、术后的抗感染、深静脉血栓、营养、康复……每一道都是生死难关。为此,在急诊中心牵头下,浙大二院一次次组织多学科会诊、制订治疗方案。通过这种规范化、个性化、连续性的治疗,小井术后仅一天,就从监护室转出,开始吃无渣食物;术后10天就能下床行走,医院,整个治疗精准、连贯、高效,没受到任何不必要的“折腾”。

“一个强大急诊中心的背后,医院在支撑。急诊医学科与优势学科群的协同、结合,才能构筑起高效有力的急救体系。”赵光锋说,“你问我们‘硬核’在哪?我想,这就是答案之一。”

医生在手术室忙碌

17:36

纸质交接单背后的仁心

夜幕降临,浙大二院门诊大楼前,往来求医的人流已然稀少,急诊中心内依然灯火通明。此时,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已进入一天中的“小交班”时刻。

“早晨的‘大交班’、傍晚的‘小交班’,医院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水平。尤其在情况复杂、节奏快速的急诊中心,每天需要进行3次交接班,医护人员交接班的准确、到位程度,直接关系到急诊患者能否得到连续性、高质量的治疗。”急诊医学科主任张茂介绍说。

在护士长王钰炜的带领下,我们走进科技感很强的“一站式急诊复苏单元”。“这是急诊复苏室,共有3张床位、1间手术室,主要用于收治创伤、卒中、胸痛患者。我们有个原则,始终会空出1张紧急复苏病床,以确保为来到我院的突发重症患者,提供最需要、最快速的医疗救治。”她对我们说。对话间,一位男性胸痛患者被分诊台护士搀扶进来,躺在病床上,开始做各项检查。心内科值班医生也同步赶了过来。

再过一道门,便是急诊抢救室。放眼望去,17张病床满满当当。13号病床前,早班急诊内科医生手持《值班与交接班记录本》,向晚班急诊内科医生说明患者情况:“今天刚做过头颅增强核磁共振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从口头交接班、床边交接班再到纸质交接记录单,流程设置的这道加法,会加重医护人员的负担,却能为患者得到不间断的优质照护提供更多保障。

“细节决定成败。这也是浙大二院‘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理念的鲜明体现。”张茂说。

0:12(次日)

后半夜的两台抢救手术

时针划过24时。

“病人马上到了!”值班神经内科医生迈着大步走进急诊复苏室。1分钟后,急救车将处于昏迷状态中的65岁张大伯(化名)送达。前日19时20分,张大伯做饭时出现头晕、口齿含糊等症状。医院怀疑他脑出血,并将其转院到浙大二院。神经内科医生快速为张大伯做检查,并叫来神经外科医生会诊。“考虑到出血部位不好,我们会诊的建议是进行手术。”跟家人沟通,征得同意后,医护人员立即将张大伯送至4楼手术室。“对医生来说,能在救治病人时得到病人家属的全心信任,是最珍贵的。”神经外科医生感慨道。

刚将张大伯转入手术室,又一场生死竞速来临。

一位遭遇火灾、神志不清的老太太,从医院被紧急送来。“医院说,基本没得救了,让我们转到浙大二院,最后试着抢救看看。”老人女儿双眼红肿,满脸泪痕。

首位接诊的,是烧伤科副主任医师邵华伟。耳鼻咽喉科、呼吸科医生也同步赶到。“患者应是烟雾吸入性损伤,她体内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都已达到致死剂量。”邵华伟判断,得马上进行“洗肺”手术。

急诊复苏室内,几个科室的医生联手苦战、争分夺秒;室外,老太太的数十个亲人来回踱步、焦急万分。

手术间隙,恰逢护理总值班、手术室护士长项海燕到急诊中心巡视。她告诉我们,医院专门留出4个急诊手术间,至少配备10名麻醉科医生,满负荷运转时,还会随时调用医护人员和其他手术间,以确保为急诊患者及时提供救治。这在医院,是很鲜见的。

凌晨1点的急诊室,忙碌依旧

5:16(次日)

敬畏生命是一堂必修课

一片灯火通明、一夜紧张忙碌,蹲点急诊中心的我们,完全感受不到一个夜晚即将过去。

好消息、坏消息陆续传来——脑出血的张大伯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已进入重症监护室;烟雾吸入性损伤的老太太,经过1个多小时抢救,重新恢复了心跳和呼吸;早上高血压导致脑出血的张大姐,虽经全力抢救,但因病情过重,情况不容乐观。

每当好消息传来,哪怕不是自己管的那床病人,医护人员也会相互分享消息和喜悦;若是听到坏消息,大家虽然继续投入工作,但神情怅然若失,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在心中轻轻叹气。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张茂对我们说,每当觉得“压力山大”时,他就用美国医生特鲁多的这句话来鼓励自己和同事。生死的无常,医学的局限,每个医生都深有体会,“在急诊中心,面对生死是所有医护人员的必修课。这也让我们对生命更加敬畏。”

告别时,急诊医学科赵小纲的一番话,也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坎上。他说:“有人会替急诊科医生遗憾,不能像专科医生那样成名成家。甚至,因为手术常常在半夜,病人家属都未必记得住你、道声感谢。但对急诊科医生来说,每当救回一个生命,我们就会有种发自内心的愉悦感、成就感。”

对人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二急诊中心12时辰硬核创伤急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