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据袁老保健医生透露,今年3月10日,袁隆平在三亚杂交稻研究基地跌倒引发不适,随后入院治疗。
袁老的逝世除了带给我们悲伤,还为我们敲响了老人应注意防跌倒的警钟。
大多数人在跌倒前没有任何先兆,但是身体条件变化导致的跌倒常常具有眩晕、心悸等先兆症状。
人在跌倒后常常会受伤,而且随着年龄增加,伤情也会更加严重。超过一半的跌倒事件至少会导致轻微损伤,比如淤青、扭伤或肌肉拉伤。
严重的跌倒会导致骨折、韧带断裂、深度割裂伤、器官损伤(比如肾脏和肝脏损伤)等。更严重的跌倒可能会直接导致死亡,比如头部碰到尖锐的物体,并导致无法控制的出血。
但跌倒后发生死亡多是由于严重损伤等并发症导致的,老人摔倒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骨折,继发会出现疼痛、静脉血栓等症状。
卧床时间长了会出现褥疮、低蛋白血症、坠积性肺炎等情况,如果未及时救治,会出现感染、败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等。
如果跌倒时头部撞到硬物,在三个月内都会有出现脑出血、硬膜下血肿的风险。跌倒带来的影响会持续很长时间,大约一半的髋部骨折患者不能像以前一样行走,即使得到治疗和康复训练也于事无补。
曾经跌倒的老人也可能产生跌倒恐惧,并因此失去自信。他们可能会选择待在家里减少活动。一旦老人活动减少,关节会变得僵硬,肌肉力量也逐渐减弱,关节僵硬和肌肉无力更增加了跌倒的风险,使人更难保持活动力和独立性。跌倒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活质量。
据《生命时报》报道,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人因伤死亡首因,平均每10人就有3-4人发生过跌倒。防跌倒,是每位老人应该注意的问题,更是我们每个人应该为家中老人学习的
跌倒大多数发生在某种疾病影响了身体的活动性或平衡感的基础上,少数人在跌倒之前会有头晕等不适,但大多数人在跌倒前并无明显的症状。绝大部分跌倒是因为存在着某种环境的诱因。
因此,在居所环境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跌倒发生。
l保证照明:通过调节灯光强度、增加灯的数量或改换光源种类来改善环境光照。灯源开关应放置在方便碰到的位置。有条件可使用感应灯。避免阴天或晚上出门。
l安装扶手:在座便器、浴盆、床边、墙边及其他需要的地方安装安全把手,以便老人在站起、行走时利用。
l清除障碍:清除通道上的电线,地板上的杂放置在行走通道以外。应该移除或妥善固定会移动的小块地毯。在厨房和卫生间合理使用防滑垫。
l增加便捷:在腰部以上及眼部以下的地方放置常用的生活用品,可以方便老人取用,不需要弯腰或伸臂。
除了要减少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老年人如果能做到以下几方面,就会有效降低跌倒的风险:
l规律进行合适的锻炼:适量的平衡性训练,比如太极拳、单腿站立,有助于提高平衡能力。而合理的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力量提高行走时的稳定性。
l选择合适的鞋子:最好选择坚固防滑、可以为踝部提供支撑的低跟鞋。
l在坐着或躺着时要慢慢起身,活动前停顿片刻:这样可以减少头晕的发生,并给身体充分的时间适应体位变化。
l定期进行视力检查:选择佩戴合适的眼镜,积极治疗青光眼和白内障。
l使用步行器和手杖等辅助设施
当然,跌倒也不能完全预防。老年人应该学会正确应对跌倒以减少对跌倒的恐惧。一旦跌倒不能站起,应该采取俯卧的姿势,爬到家具(或其他可以支持身体的设施)旁,抓住家具让自己站起来。
同时建立良好的求救渠道,比如可以在离近地板的地方安装电话、急呼救系统,可以及时通知别人前来帮助。最好可以在项链上的报警按钮,按下按钮就可以求助。
阿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