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PICC置管时为防导管异位,我们这样做
TUhjnbcbe - 2023/11/15 21:14:00
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www.xxzywj.com/m/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通过外周静脉穿刺插入,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导管异位是指PICC置入后其尖端不处于上腔静脉,误入至颈内静脉或心房及其他小静脉[1]。PICC常用于长期静脉输液、外周浅静脉条件差、输入刺激性药物等患者的治疗,是目前较为安全、可靠、易于护理的深静脉置管手段。

1.那么发生PICC异位可以造成什么危害?

PICC异位危害:液体渗漏,导致患者局部肢体肿胀、静脉炎、导管堵塞、静脉血栓、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还可导致不能完成治疗而废弃导管,有时需重新置管[2]。

2.我们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预防导管异位。

(1)戒掉常规的颈部静脉阻断法,采用体位调整法降低导管异位的发生率;体位调整法不仅适用于普通患者,也适用于颈部损伤或颈项强直不能配合转头的患者。

(2)操作方法:采取半卧位,置管肢体外展90°,体外测量预插管长度、定位、消*、穿刺、送管至15cm时床头摇高30-45°,嘱患者深吸气,每次吸气时送管2cm,同时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直至到达预插管长度,嘱患者放松,通过胸部X线片观察置管尖端位置。

(3)PICC置管成功的评价指标:置管成功率根据胸部X线片的结果进行判定,PICC尖端位置在上腔静脉,不包括由于置管前进行体外测量时产生的误差,包括尖端位置在右心房和上腔静脉上1/3和2/3处。PICC头端异位同样根据胸部X线片的结果进行判断,正常位置为导管末端位于T6-T7水平,其余位于T8水平以下及进入上腔静脉以上的各级静脉或颈外静脉,均判定为导管异位[3]。

(4)体位调整法是如何将导管顺利送入上腔静脉:

由于半卧位时患者的肩膀高过心房平面,导管通过重力的作用可更顺利地通过无名静脉进入到上腔静脉[1]。深吸气时上腔静脉收集上半身的静脉血回右心房,是一条粗而短的静脉干,由左、右无名(头臂)静脉汇合而成,全长约7cm,血流量为-ml/min,深吸气时膈肌上抬,增肌肺静脉、上腔静脉血液流速,有利于PICC通过无名静脉顺利进入上腔静脉。半卧位有利于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并增加肺潮气量,而且可使膈肌下降,使患者肺活量增加,改善或避免置管过程中平卧位再进行转头引起的呼吸困难和患者不自觉地进行憋气[2]。

因此,半卧位配合深吸气时置入PICC,可显著提高PICC置管的成功率,且有效降低导管异位发生率及PICC置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尤其适用于颈部损伤或颈项强直不能配合转头的患者,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吴莉,贾仕群.半卧位配合深吸气时送入PICC对预防导管异位的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17(16):-.

[2]范彬,*芬.抬高床头联合呼吸配合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异位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只,,11(6):-.

[3]姚青清.呼吸配合在减少PICC置管异位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49(9):-.

1
查看完整版本: PICC置管时为防导管异位,我们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