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屠杀史的温情修复
《切口》:屠杀史的温情修复
Time 2015-09-25 12:12:29 情感驿站
性格测试
9月1日报道(文文周/文)对于电影人而言,题材是一切的出发点,所有的运作:编剧,拍摄,剪辑,放映,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对于一个题材的审思。而一部电影的终点,并不是在剪辑台上,而是在电影院中,只有当观众参与了电影,当作者的表达传递至观众的思考里,一个人物,一个事件,或者一段历史,有了更为立体的面貌,电影才算是完成了。
活跃在欧洲电影界的德国导演费斯·阿金,这次选择了去关注一个鲜少有人知道历史来龙去脉的题材,亚美尼亚大屠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将奥斯曼帝国分裂归咎于亚美尼亚等民族与外部势力勾结的土耳其当局,下令对亚美尼亚族人进行屠杀。从文化精英,到亚美尼亚裔*人,最后是押运到沙漠地带的流亡者;从男人到老人妇女儿童。1915年春到1916年秋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生活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地上的两百万亚美尼亚人中,有100万到150万人遭到杀害,此外数以万计的亚美尼亚人被迫流亡海外。
影片以一名亚美尼亚男性纳萨雷特及其一家自1915年在马尔丁发生的变故开始,讲述他们在*治迫害下,死里逃生颠沛流离的人生。片名切口,正是来自纳萨雷特差点被杀害时,尖刀刺进喉咙里留下的那个切口,这个切口,令他从此不能说话。而纳萨雷特及其一家的命运,则是导演用来窥视历史的切口。影片的前半部分,是活脱脱一部亚美尼亚人的苦难史。后半部分,纳萨雷特得知自己的女儿尚在人世,义无反顾地踏上寻亲之路。从亚欧大陆的中心,去到古巴,最终,在美国的北达科他州找到了双胞胎女儿中的一人,才得知另一个已经过世。父女两人在有些悲凉的冬日里相拥行走,这个家庭最终的团聚,给影片增添一些温情,令屠杀的血腥残酷场面,得到一些修复。
费斯·阿金作为一个土耳其裔移民,选择这个题材的行为本身,已是一种反思。对于重现历史事件,导演选择的人物命运,有些过于神话。例如他多次英雄人物般的大难不死。以及影片中只用一场戏,一艘船就把男主人公从中亚大陆送到了古巴,实际上,这两地之间要么跨越地中海,穿越直布罗陀海峡再横渡大西洋,或者经苏伊士运河穿红海,渡印度洋绕好望角,再过大西洋才能到达,不论哪条路线,都比影片里所展示的复杂艰辛得多。在影片前半部分里所展示的种族灭绝的悲凛气息,在后半部分的寻亲路途里,不复存在。只能说,影片的前半部分有史诗气质,但导演最终选择了落脚在团圆安抚人心上而不是树立历史观点。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