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我们看过的电视剧,经常会有这么一幕:因为不肖子孙又惹是生非,老爷子勃然大怒,挥舞着拐杖,面红耳赤。然后突然剧烈头痛,捂住脑门,倒地不起,病重送医。作为一个神经外科医生,根据屏幕里演员的发病过程、症状和体征,医院之前,我就自动剧透了诊断:脑卒中(老百姓常说的中风),而且很有可能是出血性脑卒中,即脑出血。
脑出血的原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脑血管淀粉样变等,其中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出血中最严重的情况之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极其凶险的疾病:发病急,病情重,致死、致残率非常之高。据统计,1/3医院就死于家中或送医途中,1/3医院里,只有1/3的患者经过及时治疗能够存活。发病常在晨起、吃饭、上厕所、情绪激动或从事体力劳动时,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头痛、呕吐、脖子僵硬,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失语、偏瘫,甚至迅速脑疝而死亡。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主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
动脉瘤不是血管上长了肿瘤,而是由于种种原因动脉壁遭到破坏,在血流的冲击下向外囊性膨出,形成一个“血泡”。其瘤壁往往比正常的动脉壁薄且不规则,容易破裂出血。没有人知道动脉瘤什么时候破裂,没有人能够控制动脉瘤是否破裂,动脉瘤是名副其实的不定时“炸弹”。
人体有很多动脉血管,各处均可发生动脉瘤,那为何提到动脉瘤常常指颅内动脉瘤呢?这跟颅脑独特的解刨结构是密不可分的:脑动脉分布在绵软的脑组织周围,缺乏其他部位诸如骨骼、肌肉或结缔组织的支撑,且脑动脉壁厚度只有颅外动脉的2/3,中层缺乏弹力纤维,分支多且走行复杂,故而在内因和外因的作用下更容易受到损伤,常在血管的分叉或交汇处发生动脉瘤性改变。
颅内动脉瘤在破裂之前几乎没有症状,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爆炸”了,也有患者是体检偶然发现的未破裂动脉瘤。中年、女性、高血压病史、吸烟史、家族史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虽然动脉瘤破裂出血危害大,但也不必谈瘤色变。据统计,颅内动脉瘤的年发病率为2%左右,而年破裂率仅为0.2%。即大多数动脉瘤是不会破裂出血的,尸检发现许多人与动脉瘤“和平共处”的度过了一生。
通过脑血管检查如CTA(CT血管成像)、MRA(磁共振血管成像)或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金标准)诊断颅内动脉瘤,手术是可以治愈的。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显微镜下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和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两种手术方法各有利弊,应听取医生综合评估后的建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选择。手术可以控制动脉瘤避免其再次破裂出血,然而已经出血对大脑造成的损伤往往是不可逆转的。
因为治疗本身有一定风险,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害又这么大,到底什么样的未破裂动脉瘤应该积极治疗,什么样的又可以临床观察,一直是国内外神经科脑血管病领域的热门话题。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应对疾病的良策。科普防病,科学治病,在遭遇重大疾病时积极面对,与医生齐心协力,方能战胜病魔。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王明宇医院神经外科医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青年学组成员
编辑:毛梦囡
终审:尹宏群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