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外周血管介入市场规模分析,国产替代趋
TUhjnbcbe - 2024/8/5 16:47:00

一、外周血管疾病分类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是外周血管疾病的最佳治疗手段。外周血管疾病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三种。药物治疗通过抗凝血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仅适合疾病较轻的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以自身静脉或人工血管移植,代替病变血管,缺点是创口面积大,愈合慢;介入治疗:通过相关介入器械的应用撑开阻塞血管,恢复血流通畅,创伤小,病人恢复快。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外周血管介入市场现状

中国外周血管介入行业起步较晚,目前处于早期,整体渗透率不高。我国外周血管介入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从年的44亿元增长至9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6%。未来看好行业发展,一方面由于国产厂商已经开始有产品获批上市,包括微创的外周血管支架系统、归创通桥的药物洗脱PTA球囊扩张导管等。另一方面随着介入手术技术的成熟和患者手术意愿的提升,手术量有望提升。

资料来源:医械汇,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外周动脉疾病(PAD)常见的病因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创伤或损伤、或结构异常,中国PAD的患病率在不断提升。目前治疗外周动脉疾病的首选是血管介入,主要涉及的医疗器械包括球囊、支架和斑塊旋切术,其中球囊为新型介入治疗技术已经在欧美广泛应用。

数据显示,年PAD介入器械市场规模为24亿元,同比增长14.3%,年至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4.42%,预计到年有望达到60亿元。外周动脉介入器械中国国产已有部分产品获批,但主要以进口产品为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外周静脉疾病病因多样,治疗方式多样。外周静脉疾病主要包括慢性静脉疾病和急性静脉疾病,常见疾病包括静脉血栓、骼静脉受压综合征和静脉曲张。治疗深静脉栓塞首选是介入手术,主要包括导管溶栓、经皮机械血栓去除、经皮腔内血管成形结合支架和下腔静脉滤器。我国外周静脉器械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到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67亿元左右,至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8.42%。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年中国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市场全面调研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三、外周血管介入行业代表企业分析—惠泰医疗

惠泰医疗成立于年,专注于电生理和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以完整冠脉通路和电生理医疗器械为主导,外周血管和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为重点发展方向的业务布局。

受疫情影响销售端放缓,惠泰医疗年实现营业收入4.79亿元,同比增长18.7%。至年,营业收入CAGR为40.82%。年上半年恢复高增长,实现营业收入3.85亿元,较年同期增长99.4%。年归母净利润为1.11亿元,同比增长34.2%,年至年的CAGR为.93%。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5亿元,超过年全年,预计后续将持续高速增长。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分产品看,惠泰医疗的营收主要来自于冠脉通路类以及电生理产品,营收占比分别为40.47%和33.14%,其次为外周介入类产品,该类产品营收占比为13.74%。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公司始终坚持研发及创新,通过持续和高效的研发投入,不断强化和巩固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研发实力,至年惠泰医疗研发投入分别为.79万元、.27万元及.9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22.08%、17.43%及1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到万元,研发费用占比13.1%。未来公司仍将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加速已有产品的技术革新和新产品研发。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外周血管介入行业发展趋势

尽管目前血管介入器械市场仍由进口厂商主导,但近年来市场不断涌现出具有竞争力的国产厂商,其产品性能等同于甚至优于进口产品。随着国家多项政策大力支持国产品牌自主创新,鼓励医疗机构在质优价廉的前提下购买国产医用耗材以及血管介入市场的高速发展,预计血管介入器械的各个细分领域将会复制冠脉支架发展之路,涌现出更多的优质国产产品,加速实现进口替代。

与冠脉介入相比,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在我国仍处于发展早期。目前,外周血管介入市场无论动脉或者静脉均是外资品牌为主,国产产品相对匮乏,产品线处在补齐阶段。未来3-5年,随着在研产品的陆续上市,与外资品牌差距将进一步缩短,国产替代趋势逐步显现。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外周血管介入市场规模分析,国产替代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