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是血管中的凝血物质聚集在一起形成斑块样的结构,堵塞不同部位引发缺血性疾病。依据堵塞的部位不同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也不同[1-2]。
如果血栓阻塞脑内血管,形成脑梗死,主要症状有哪些?
头痛头晕:头痛头晕是脑梗死的最常见症状,大多发生于体积比较小的微血栓,阻塞的血管比较细小,供血区域有限,仅表现出头痛头晕的症状。头痛通常为一种慢性疼痛,定位不准确。头晕也比较常见,可伴有视物旋转,严重时会合并有呕吐症状。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这一般是因为血栓堵塞了主管运动或感觉的神经中枢,而引发的功能障碍。通常表现为一侧的肢体麻木、无力。行走困难。严重的时候甚至不能活动,需要卧床。
语言障碍:语言中枢缺血导致,语言功能的障碍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可以理解别人的语言但不能说话,被称为运动性失语;能够说话但不能听懂别人的语言,被称为感觉性失语。无法说出事物的名字,我们称之为命名性失语。口歪眼斜、吞咽困难:这是因为支配面部肌肉的神经中枢受损,导致面部功能障碍。还有人因为影响了吞咽功能,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症状。
意识障碍:一般出现在大面积脑梗死或是脑干梗死的病人,如果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往往意味着病人的病情比较危重,可能会危及生命。如果血栓发生在心脏、肺部或下肢,有哪些症状?
心脏的血栓一般都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如果症状比较轻微,一般表现为胸闷,心绞痛发作;如果症状较重,甚至会发生心肌梗死、心功能衰竭、甚至心脏骤停,危及生命。心脏症状有时表现并不典型,可能表现为背痛、腹痛、甚至牙痛。
肺动脉栓塞,如果血栓发生在肺动脉,引起肺部缺血,患者会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率增快,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濒死感,甚至猝死。肺动脉血栓发病急,一般无先兆,症状表现通常都较重。血栓发生在下肢:如果栓塞动脉通常表现为肢体苍白,疼痛,肌肉有压痛,下肢沉重感。如果发生在静脉,表现为下肢肿胀、沉重感,肿胀部位皮肤温度升高。
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年龄增高:人体的各种器官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老化,随着年龄的增高,人的血管系统也会出现老化,主要表现为动脉弹性降低,血管壁增厚,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这类基础疾病均会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引发血管内凝血物质聚集,形成动脉硬化斑块,如果破裂脱落,就会形成血栓。
不良的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熬夜、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失眠、暴饮暴食、肥胖等,这些都容易在动脉的血管壁上形成硬化斑块,从而引发血栓形成。自身疾病也容易发生血栓:例如动脉炎会引发血管壁上的炎症反应,导致血小板聚集引发血栓形成。房颤会在心房内形成附壁血栓,脱落后引发严重的症状。张医生曾经遇到一位房颤病人,在向墙上安装钉子时,突然昏迷,就是因为脱落的栓子堵塞了脑部的血管导致的。还好抢救及时,没有留下后遗症。
血栓发生之后怎么治疗?
溶栓治疗:在血栓的急性期,我们应用一些溶栓的药物来使血栓溶解,达到血管再通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治疗是有一定时限的。以脑部为例,脑组织的溶栓治疗最好在4小时内,最晚不能超过12小时。缺血时间过久,即使血管再次开通了,缺血的组织已经失去功能。手术治疗:并不是每一位患者都能够溶栓成功的,这时候我们就会采取取栓术或支架手术。是通过微创手术的方式把血栓取出或撑开,恢复血流,改善愈后。手术治疗与溶栓治疗一样,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手术治疗和溶栓治疗互有利弊,互相补充,不能说哪种治疗方式更先进一些。
他汀类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除了可以降血脂外,还可以稳定动脉硬化斑块,防止其破裂;还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炎症反应,防止动脉硬化斑块形成[1];少数患者长期口服以后还会出现斑块缩小的现象。所以他汀类药物在血栓的治疗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最常用的是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医生一般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抗其中的一种或者是两种进行治疗,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血小板的功能,抑制动脉硬化斑块,防止血栓形成。
抗凝治疗:是通过抑制血液中的凝血成分来预防血栓的发生,抗凝治疗大多数应用于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血栓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策略,除了规律服药外,还需要低盐、低脂、低糖、低嘌呤饮食、戒除烟酒、避免焦虑、熬夜等不良的情绪,治疗基础疾病、合理运动等措施,避免动脉硬化斑块继续发展。
总之
当身体出现我们前述的一些症状时,应该高度警惕是血栓形成,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年龄较高、具有一些基础疾病或不良的生活嗜好,需要注意日常的检查,如果发现血管内有动脉硬化斑块形成,需要早期治疗,防止出现血栓性疾病。
以上内容就是张医生关于血栓的主要症状的一些阐述,如果您同意我的观点,欢迎您点赞、留言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