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应该也有同样的困扰,糜烂性胃炎究竟可不可怕?不治疗会发展成什么?今天带大家详细认识一下—糜烂性胃炎。
01
什么是糜烂性胃炎?
糜烂性胃炎,在胃镜下表现为胃粘膜的糜烂、出血。常有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佳等表现,严重的人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甚至休克等等,轻症病人一般没有症状,只是在胃镜检查时发现。
02
哪些因素能够引起糜烂性胃炎?
第一点:糜烂性胃炎可以在大手术之后、严重的创伤、败血症、高度紧张的情绪下可以发生,这些因素可以导致胃粘膜微血管循环障碍,出现缺氧,致使胃黏液分泌减少,同时增加了胃酸分泌对血管和粘膜刺激引起出血、糜烂。
过于激动、激怒都会造成胃黏液分泌减少(保护胃粘膜的黏液),胃酸对浅表胃粘膜造成侵蚀糜烂。
第二点:一些药物也会引起糜烂性胃炎,最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这类药物可干扰人体的前列腺素(炎症介质)的生成,使胃粘膜修复过程出现障碍,进一步糜烂、出血。
第三点:酒精对胃粘膜是一种强大的刺激,因为乙醇有亲脂性、溶脂性的特点,可以直接导致胃粘膜的糜烂和出血,所以常常见到有人可以喝酒喝的胃出血,对胃粘膜是非常大的伤害。
第四点:像一些肝病、门脉高压症病人常常可以导致胃底静脉曲张,如果不及时清除掉代谢产物,胃粘膜就会有渗血、糜烂,称为门脉高压性胃病。
除此之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心力衰竭、高盐饮食、剧烈的恶心、胃息肉切除术也都是能引起胃粘膜糜烂。
03
如何预防或者治疗?
对于糜烂性胃炎的预防无非是去除上述所说的发病因素,减少胃粘膜的刺激,积极治疗原发病才可以预防。
治疗上可选用抑制胃酸的药物,促进胃粘膜修复和止血,抑制胃酸对损伤胃粘膜的进一步伤害;饮食上多以易消化、不刺激食物为主,避免过饱餐、过度饥饿
04
糜烂性胃炎不治疗彻底会怎样?
糜烂性胃炎本身不会癌变,但是发展为胃溃疡之后就有癌变可能。在变成胃癌中,会表现有胃痛的规律消失、消瘦等等,所以胃溃疡病人如果突然发现胃痛跟以前不一样,或者吃得多一直瘦,医院检查,胃癌早期治疗效果很好!
所以,无论哪一种病都需要认真治愈,生活中避免损害胃粘膜的食物,养胃不是一顿饭的事情,是需要长期保持好习惯。
最后小结:糜烂性胃炎经久不愈可以进一步发展为胃溃疡,相当于胃粘膜的损伤加深,并发症也会增多。糜烂性胃炎癌变的风险比较小,但是它变成胃溃疡以后癌变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因此为了降低癌变的风险,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胃,尽量不让它变成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