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梅里埃VIDAS免疫检测在新冠急危重症中
TUhjnbcbe - 2025/3/21 15:11:00

2月17日,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发布了一份临床公告中指出,40%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存在心血管或脑血管疾病,并建议医护人员应注意,在新冠病毒感染的情况下,急性心梗的典型症状和表现可能会被掩盖,导致漏诊。同时,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建议(试行)》中指出:在一线临床医师的实践中,发现将近20%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会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几乎所有的重型和危重型患者都存在凝血功能紊乱。JAMA发表的研究结果中显示,在例新冠肺炎住院患者中,发现死亡患者D-二聚体水平不断上升,7-9天突破正常值ng/l,D-二聚体的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纤溶亢进。因此,合并急性心梗、合并急性心衰、合并肺栓塞等新冠肺炎患者,更容易发展为重症患者,其导致的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易被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掩盖,且常与患者的基础心脏病、多器官衰竭混杂,临床救治困难,死亡风险更高,需要更加及时的诊治。

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的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的实验室检查中明确指出:部分危重者可见肌钙蛋白增高,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外周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重型、危重型患者常有炎症因子升高。因此,在实验室检查时,应采取生物标志物联用的监测手段,来快速鉴别诊断并发症,为快速的选择精准治疗方案提供诊断依据。

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诊治专家建议》中明确生物标志物联用,要在常规实验室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和心功能生化标志物方面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心肌酶谱,如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CK-MB和肌红蛋白;B型利钠肽(BNP)和(或)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血乳酸含量;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

以上国家的相关诊疗方案和建议中均提到,肌钙蛋白、B型利钠肽(BNP)和(或)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这三项也是我们常说的胸痛三项的生物标志物,同时检测有助于临床对急性胸痛相关急危重疾病的诊断与排除,包括鉴别诊断和排除急性心梗、评估急性胸痛患者预后和诊断急性心衰、以及排除急性肺栓塞等。生物标志物联用在临床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但是正确的方法学和安全的平台才是提供准确结果的有力保障。

当前,归属为广义化学发光范畴的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具有更广泛的定义,可与传统经典化学发光达到一致的分析性能和灵敏度,提供更宽线性范围的稳定结果分析方法,梅里埃VIDAS免疫检测平台就属于这一范畴,它采用的两步法检测,每次免疫反应之后都会进行洗脱,避免游离生物素与发光底物结合,让结果更加精准。VIDAS高敏肌钙蛋白I在ng/ml的高浓度下仍然不受生物素干扰,远高于到FDA所要求的生物素干扰阈值1ng/ml。它采用的是0-2h算法,0小时排除标准,阴性预测值达到99.4%,更快速准确的排除和纳入急性心梗。

VIDASNT-proBNP使用的是国际专家共识推荐的统一抗体,NT-proBNP较BNP在检验层面上更稳定,且不受到新活素、诺欣妥等药物的干扰,它可以直接套用国际国内指南推荐的临界(CUT-OFF)值,更利于临床应用以及患者转诊。VIDASD-Dimer用的是ESC指南推荐的高敏感的方法,可用于排除中低度的肺栓塞。它的灵敏度大于99%(NPV*99%),可以安全排除高达50%的疑似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减少漏诊。VIDASD-DimerExclusionⅡ得到了大量文献支持,其中包括7项前瞻性研究,被广泛视作金标准,是经美国FDA首个批准的VTE排除检测方法。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的快速精准救治仍是当前刻不容缓的医疗境况,实验室检测提供的准确可靠的生物标准物检测,可以有效辅助临床医生对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病程跟进以及治疗方案的调整。

1
查看完整版本: 梅里埃VIDAS免疫检测在新冠急危重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