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被认为是少见病,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高龄化人口的日益增多,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数量随之增加,成为仅次于心肌梗塞、静脉血栓栓症的第三大血管疾病,也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发病隐匿、死亡率高的特点。大约50%的患者在静脉血栓形成后1-2年内逐步出现活动后肢体疼痛、肿胀等表现,其中5%-10%的患者最终出现静脉性溃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为提升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水平,推进相关领域精准医学研究与应用,促进静脉血栓栓塞症跨领域、多专业的交流、合作,由医院副院长杨洪波教授牵头发起的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静脉血栓栓塞症分会已获批成立。
年9月15日,静脉血栓栓塞症分会在杨洪波教授的召集下,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了第一次筹备会,讨论明确了静脉血栓栓塞症分会的组织架构、发展方向和重点工作,并正式启动分会筹建工作,面向多领域、多专业公开征集委员,助力推动VTE及相关行业的资源整合,引领、规范、促进静脉血栓栓塞症精准医学发展。会议还商定将于年11月举办成立大会。
静脉血栓栓塞症分会牵头发起人医院副院长杨洪波教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科主任刘莉教授、广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刘正军教授、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郭军教授、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邢锐教授、医院血管介入科主任王耿教授、医院介入科、院长助理李勇教授、医院副院长王贵清教授、分会秘书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科叶玲、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科李云峰出席了本次筹备会议。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副秘书长张璐和学会学术部相关同志与会。
静脉血栓栓塞症分会召开第一次筹备会
静脉血栓栓塞症分会发起人杨洪波教授
静脉血栓栓塞症分会方向
杨洪波教授表示,静脉血栓栓塞症分会将充分发挥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的平台优势,融合VTE跨领域、多学科的专业力量和资源,构建生态圈,借助AI智能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学术交流、质量控制、联合研究、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工作,提升VTE研究和应用水平,助推VTE诊断、治疗、防治管理的内涵质量、实现医疗技术水平的“同质化”、保障患者安全。
静脉血栓栓塞症分会重点工作
据杨洪波教授介绍,分会的重点工作主要着眼于以下几点:
一是开展学术交流、讲座和科普活动
二是编制VTE相关团体标准,开展推广、培训
三是开展联合研究、建立VTE病种数据库,支撑VTE相关科研项目申报、论文撰写
四是利用学会平台资源,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等
五是促进VTE防治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的应用
静脉血栓栓塞症分会委员资质条件
静脉血栓栓塞症等相关领域获得了博士学位、或中级职称以上、或大中型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申请加入静脉血栓栓塞症分会,后期分会将从中筛选出正式的分会委员,相关领域包括: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研究人员。
医疗卫生机构:
VTE相关临床、药学、检验、病理、影像、护理、康复、信息化等专业的临床及研究人员;
特种病医疗质量管理人员;
中医药领域临床及研究人员;
预防医学领域从业及研究人员。
企业机构:
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企业及研发专家。
申请加入方式
有意加入静脉血栓栓塞症分会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