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肌间静脉丛血栓深静脉血栓
TUhjnbcbe - 2020/11/3 0:26:00
招聘病*式营销 http://www.fenxiang1d.com/wlyx/1120.html

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muscularcalfveinthrombosis,MCVT)是原发并局限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静脉丛的血栓形成,属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周围型。

所以答案是的,肌间静脉丛血栓(属于)=深静脉血栓。

但是对于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治疗,尚没有统一的共识。

找到一篇老文献(凌端强,杨涛,郝斌.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认识及诊治进展[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1(Z1):-.),认识一下肌间静脉丛血栓。

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的危害

一、MCVT是肺栓塞的血栓来源之一。

有研究表示: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肌间静脉直径大于7mm时,为形成肺栓塞的一个重要高危因素。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绝大多数起源于小腿肌间静脉丛。

以下是该论文中引用的四项研究数据。

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抗凝治疗。

众多学者均认为对于MCVT需要抗凝治疗,抗凝治疗能大大降低MCVT继发静脉血栓事件的发生率,并能明显提高MCVT的再通率。时限推荐15-30天。

附上深静脉血栓抗凝药物治疗方法,内容来自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

(1)普通肝素:剂量个体差异较大,使用时必须监测凝血功能,一般静脉持续给药。起始剂量为80一u/kg静脉注射,之后以10~20U·kg~·h。静脉泵入,以后每4、6小时根据激活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再做调整,使其延长至正常对照值的1.5-2.5倍。肝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HIT),常于应用肝素5d后出现.在使用的第3~10天复查血小板计数,如血小板计数较应用前下降30%~50%,或应用肝素5d后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至(8~10)×/L以下,应高度怀疑,此时可行相关抗体的实验室检测进行确诊,HIT诊断一旦成立,应立即停用。改为非肝素抗凝剂(如阿加曲班、利伐沙班等)治疗。

(2)低分子肝素(如那屈肝素等):出血不良反应少,HIT发生率低于普通肝素,使用时大多数患者无需监测。临床按体重给药,每次U/kg,每12小时1次,皮下注射,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是长期抗凝治疗的主要口服药物,效果评估需监测凝血功能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治疗剂量范围窄。个体差异大,药效易受多种食物和药物影响。治疗初始常与低分子肝素联合使用,建议剂量为2.5—6.0mg/d,2、3d后开始测定INR.当INR稳定在2.0~3.0、并持续24h后停低分子肝素.继续华法林治疗。华法林对胎儿有害、孕妇禁用。

(4)直接Xa因子抑制剂:在国内,利伐沙班已经被批准用于DVT的预防和治疗,该药的33%通过肾脏代谢,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正常使用。单药治疗急性DVT与其标准治疗(低分子肝素与华法林合用)疗效相当。推荐用法:前三周15mgBid,维持剂量为20mgQ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肌间静脉丛血栓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