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般来讲,肿瘤所致的死亡不会突然发生,都是慢性消耗的过程。但是,有一部分少数患者,特别是术后会出现突然的死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静脉血栓栓塞(VTE)。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外科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和肺动脉栓塞(PE),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肺动脉栓塞最常见的来源。由于其早期无明显典型的临床症状,但却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故称为“隐形杀手”。胸外科手术有一定的复杂性,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对重要脏器造成影响,风险因素高。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并发症防治的重点问题,若未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其发病率可高达10%-40%。现就下肢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梳理,提高患者对围手术期血栓栓塞的认识。
01
什么是围手术期?
所谓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指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决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约在术前5-7天到术后7-12天。
什么是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凝结所致的一种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可导致下肢水肿、皮炎、下肢静脉曲张、瘀滞性溃疡等。
02
在胸外科,形成血栓的因素有哪些?
早在19世纪中期,Virchow就提出了形成静脉血栓的三大要素,即静脉血流瘀滞、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液呈高凝状态。近年来,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及实验,上述因素更有了具体内容,而且可通过相关检测方法证实。在胸外科又有哪些高危因素呢?
1.术前禁食禁饮,缺水可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和血小板黏附能力增强;
2.手术创伤导致机体产生应激反应,促使血液循环中凝血因子增加而凝血抑制物减少,从而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
3.术中的失血渗液导致体液丢失,血液浓缩,使得血小板黏附聚集,进一步导致血液高凝状态;
4.术中麻醉可使外周静脉扩张、血液流速减慢,下肢肌肉完全松弛,收缩功能受限,肌肉泵功能消失;同时手术也可能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5.术后因疼痛、心电监护、引流管等原因卧床,活动受限,均可导致血液瘀滞,促进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6.术后使用止血药物,也使血液呈高凝状态。
03
下肢静脉血栓都有哪些表现?
下肢静脉血栓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和疼痛,行走时疼痛明显加剧。症状轻者仅仅表现为局部沉重感,站立时明显。但是血栓不一定有疼痛和压痛,有疼痛和压痛也不一定有血栓,临床上需结合病史、查体各方面的综合因素判断。比如:1.测双下肢周径,观察皮温、皮肤颜色、动脉搏动,有无疼痛及肿胀;2.检测D-二聚体;3.结合血管彩超检查;若超声诊断不清或高度怀疑血栓者,可进一步做:DSA造影、CT造影等检查。
04
该如何来防治下肢静脉血栓呢?
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既往史及家族史,有无近期骨折、手术、肿瘤及下肢制动等;
2.术前戒烟戒酒,尼古丁能增加血小板的聚集黏附,还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3.控制体重、血脂、血糖;
4.动态监测血液的血浆D-二聚体;
5.穿弹力袜;
6.主动或被动活动双下肢;研究表明连续4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静脉血栓风险,因此,要远离血栓,运动是有效的防控措施;
05
很多人以为下肢静脉血栓离我们很远,就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血栓致死案例频频报道。尽管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性很大,对广大患者来说并非是束手无策的。反之,血栓其实是可防可控的。重点就是增强血栓防范意识,早点“动”起来!
供稿:程远建(医院)
李明杰(昆明医科大学)
供图:张珺
排版:张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