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8种症状是血栓前兆教你一个动作ldq
TUhjnbcbe - 2020/12/29 9:01:00

一些人很相信血流变,认为血黏度高就是反应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指标,其实不对,至少不完全对!

真正的心血管医生,更关心的是血脂,并非血流变,也不是血液黏稠这种说法。

防血栓,也并非只和血脂有关系,而是和很多因素有关系。

我们逐一揭秘答案:

一、有症状也不代表血液黏稠,没有症状也不代表就没事

有人说当我们出现头晕、视力模糊、头脑不清楚、容易犯困、胸闷气短等等症状就说明血液已经粘稠了。可能有关系,但没有必然性,因为出现这些症状极有可能就是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脏病、脑供血不足、颈动脉狭窄、脑梗死、颈椎病等等问题。

更何况,大部分人所谓的血液已经黏稠,并不会有任何症状,我们不能根据症状去判断我们的血黏度是不是已经升高。

最关键,心血管医生很少关心血黏度,而是更关心血脂。

二、心血管医生为什么更关系血脂而不是血流变和血黏度

有好多老百姓喜欢血流变检查,医院化验一个血流,因为血流变中有一项是血粘稠度,能看看自己的血到底稠不稠。而作为我们心血管医生,几乎不会主动给患者化验血流变,也从来不关心血黏度高不高,血稠不稠。

因为血流变或这个血黏度化验不稳定,我们拿到血流变化验单,上面会写道:

全血粘度(高切)mpa.s(参考值:4.19-4.79)

全血粘度(低切)mpa.s(参考值:8-9.02)

全血粘度(中切)mpa.s(参考值:5.45-6.17)

......

很多人一化验这个血黏度都高,就被忽悠输液或吃药,其实这个血流变很不稳定:

比如这几天多喝水,去化验,血流变就可能正常,如果最近喝水少,那么化验血流变就有可能高。血流变除了受喝水多少影响大以外,还受呕吐、腹泻、大量出汗等情况下;情绪激动、应激反应、焦虑、吸烟等情况,运动也会影响血流变结果,检测仪器的误差,正常值尚未确定等等因素导致血流变并不稳定。

所以心血管医生不参考血流变,指南也不推荐化验血流变。

我们更关心血脂,因为长期的高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后,会产生更多的血管垃圾,也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动脉粥样加重,就会形成斑块,斑块破裂就会形成血栓。

而血黏度和血流变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重没有明确因果关系。

三、血栓疾病都有哪些,血栓的根源在哪里?

血栓疾病,很多,只要是血管内部血块问题就是血栓疾病,比如说我们最常见的血栓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急性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下肢动脉血栓、房颤等等疾病都是血栓疾病。

我们常说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主要是指动脉血栓,最常见的就是心肌梗死和脑梗死。

血栓是斑块形成的,斑块可以理解为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所以血栓的根源在于动脉粥样硬化加重。

那么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的因素,不仅仅是血脂升高这一个原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不控制,都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除此之外,还包括高龄、家族史、肥胖、抽烟酗酒、久坐不运动、不健康饮食、高同型半胱氨酸、熬夜压力大等等都会加速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都是斑块的根源,也就是血栓的根源。

四、如何才能预防血栓

既然我们知道了血栓的根源,那自然知道如何才能预防血栓。并不是当我们出现头晕、视力模糊、头脑不清楚、容易犯困、胸闷气短等等情况下,去化验一个血流变,看看血黏度高不高然后才决定是否预防血栓。

预防血栓主要在于平时的健康生活,斑块是长期不健康生活日积月累形成的,所以也不可能靠发现后马上就能清除。只有预防才是最好的办法,只有长期的健康生活方式才能有效的预防斑块加重,从而预防血栓。远离烟酒、坚持运动、控制体重、健康饮食、避免熬夜、减少压力。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如果出现三高一定规律的控制并监测。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预防血栓,而不是靠感觉去判断是不是血黏度高,更不是化验一个血流变就完事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0/12/29 9:01:00

国内外医学统计资料表明:

脑血栓的致死率

几乎占所有疾病的第一位。

据估计,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血栓。

1

口眼歪斜或流口水

例如一侧面部无力或麻木,微笑时发现嘴巴歪了,或刷牙时嘴巴兜不住水,甚至流口水。

2

偏侧肢体无力

上肢无力:

持刀刮胡子时,突然感觉手臂无力以致剃刀落地;

不能顺利使用筷子夹菜;

不能系扣子穿好衣服等。

下肢无力:

行走时向一边倾斜、“跑偏”,甚至有“拖腿”的动作;

走路时不自觉地反复跌倒,尤其转头、仰头时容易出现。

以上情况要注意进一步发展成脑血栓的可能。

3

说话不利索

说话费力、“大舌头”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4

视物模糊

由于给眼睛供血的动脉闭塞,或负责分析视觉的大脑中枢受损,病人可能突然一只眼睛看不清。

5

突发头晕

这是脑血栓极为常见的一个信号,表现为头昏沉、头闷感,甚至有天旋地转、身体不稳、控制不住自己的感觉,严重时可伴恶心、呕吐、大汗等情况。

这是因为大脑内负责协调身体平衡的部位出现了异常。

6

爱犯困或者哈欠连连

比如,看平时喜欢的电视节目都能睡着,注意力不集中,哈欠不断等情况,提示大脑供血不够维持清醒,可能是动脉出现狭窄甚至闭塞。

7

头痛

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或原有的头痛性质改变,多表现为疼痛持续不缓解,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

8

呛咳、吞咽困难

吃饭或喝水时出现呛咳,甚至吞咽费力,可以伴有言语不清楚、声音嘶哑等情况,提示是负责咽喉部肌肉运动的神经或中枢出现了异常。

这是因为,身体承受的重量越大,血液流动起来就越困难,如果有久坐习惯,情况会更糟。

2

吸烟者

吸烟看起来主要影响肺部,其实还会伤害血管。烟草中的有害化学物质会损伤血管内膜,让血细胞更容易凝集起来。

吸烟还与心脏病和外周动脉疾病有关,它是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最大的推手之一,因而也会增加患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

3

孕妇

即使在坚持锻炼的情况下,怀孕女性发生血栓的风险也会上升。

这一方面与她们血液中雌激素含量增加有关,另一方面,胎儿生长过程中,会对孕妇腹部血管和骨盆施加压力,阻断血流,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

4

服用雌激素者

雌激素是常见避孕药物的主要成分,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患上血栓的可能性会增加3~4倍。

原本健康的女性,长期服用避孕药可能发生腿部肿胀、气短。因此,存在血栓风险因素的女性,不建议采用药物避孕。

5

有感染或炎症性疾病的人

如果你正在对抗严重的疾病或感染,就要格外提防血栓。有些类型的恶性肿瘤(如脑癌、卵巢癌、胰腺癌、结肠癌、胃癌、肺癌和肾癌等)会增加患者得血栓的风险。

此外,糖尿病、艾滋病或炎症性肠病(如节段性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也会增加血栓风险。

6

久坐、缺乏运动的人

连续几个小时甚至更久都不移动身体,会导致血栓风险显著上升。特别是喝水不够充足时。

坐长途车或飞机等许久不动的人,发生血栓的风险较高。长途车、公交车司机等职业的人也应注意加以预防。

7

有血栓家族病史的人

如果你的直系亲属患有血栓,你就比常人有更大可能“中招”。某些遗传性疾病也会使血液黏稠,更容易形成血栓。

8

以前得过血栓的人

患过静脉血栓栓塞或肺栓塞的人群,1/3会在10年内再次发病。

这是因为,血栓形成于静脉瓣膜周围,会对静脉造成一定损伤,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损伤可能导致多发性血栓。遵医嘱用药,避免其他的血栓高危因素,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

一个小动作防血栓

多做“踝泵练习”,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增强下肢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

具体方法:双膝自然伸展,用尽全力勾脚10秒钟后再用尽全力绷脚,反复进行,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不限次数,越多越好。

每次勾脚、绷脚要尽量达到最大幅度,动作要尽可能缓慢柔和,双脚同时做效果更佳。

来源:生命时报(ID:LT),动作示范:徐梦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8种症状是血栓前兆教你一个动作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