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ldquo腰痛肾功能异常贫血下
TUhjnbcbe - 2021/1/18 17:35:00

内科MDT讨论第二季在冬至之日(年12月21日下午)闪亮登场!此次除内科各大专业的掌门人外,尚邀请了血管外科刘巍立主任、骨科王大勇主任莅临现场,参加此次MDT讨论的还有内科各专业学科骨干以及内科住培学员。

一、抛砖引玉

血液内科王晶主任医师首先汇报了一例以“双下肢疼痛13个月”为主诉的病例,整个病程中患者一直被反复出现的双下肢疼痛、腰痛所困扰,后期因为出现贫血、肾功能异常到血液内科就诊,经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下肢深静脉血栓、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随着治疗的深入,患者的肾功能异常逐渐好转,下肢深静脉血栓也消失了,但在疾病评估为VGP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后,肾功能却又急转直下,右下肢仍有水肿。由此,这个病历涉及血液内科、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及血管外科等多学科。王晶主任医师在汇报病历的同时,又穿插了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等专业知识。

二、思维碰撞

内科各专业学科带头人及外科两位特邀嘉宾们认真聆听了汇报,分别从本专业的角度对该病例进行分析,又结合了其他专业的专科特点,提出了不同的专业见解及治疗模式:

针对患者肾功能异常的问题,肾内科康萍副主任由浅入深地对此病例进行分析、提炼,分别从肾前性、肾性、肾后性等多层面对此患者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为患者的肾功能异常为综合因素造成,如轻链沉积对肾小管的直接损害、患者辗转就医期间经常服用的非甾体类止痛药物对肾间质及肾小管的伤害、化疗药物对肾脏的损伤等,在治疗中需加强水化、碱化、避免应用肾*性药物等。

血液净化中心崔岩主任针对大家非常渴望了解的血液净化方式进行了详细解答,常规血液透析主要清除的是小分子物质;血液滤过主要清除中分子物质,而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现又称为连续性血液净化(DBP),是目前危重病人的“三大生命支持技术”之一,主要特点是血流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可清除炎性介质既及进行营养支持。同时,崔岩主任对此患者提出诊疗建议:此患者发病初即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提示存在高粘滞血症,可在早期进行血浆置换以清除过多的M蛋白,避免血栓的形成。

血管外科刘巍立主任针对患者存在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问题从病因学角度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一项项辩证分析,最后考虑此患者可能存在的问题是①局部外压因素;②腹股沟区是否有局部纤维组织增生,需行局部彩超了解情况;③再去反复询问患者病史以排除有否先天因素导致下肢静脉发育异常。

内分泌科姜海红主任又系统地针对患者发病13个月、医院、多个科室最后定诊为血液系统疾病的就诊经历,提出了临床思维的问题,不能局限某一点,需横向、纵向地去分析、比较临床特点,综合多学科知识,去诊治疾病。

三、总结升华

内科李云主任对此次MDT病例讨论进行总结:医学是一个不断进步、更新的学科,既然迈进医学的门槛,就真正验证了“学无止境”的真理!这是我们进行的第二次MDT模式下的病例讨论及各学科的学术交流,我们对MDT模式已有所了解,它不同于普通的全院会诊,会诊多是人对人、点对点,仅对自己学科相关症状、体征进行辩证,无法做到多学科之间的更深入的交叉、协作与共鸣;而内科MDT病例讨论亦不局限于疑难病例讨论,也可选择已确诊但典型的病例,通过这种模式,克服各学科临床思维过于专一的局限性,将各学科的基础知识、临床特点及新进展在此平台进行多方位、不同层次及深度的交流,以此对疾病有更立体的认识,能更迅速地为患者制定与时俱进的诊疗方案,同时,此种模式也利于临床医生、住培医生及实习生等临床思维的拓展与锻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腰痛肾功能异常贫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