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素治疗骨折后伴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
杨燕菲吴鹏
目的:探讨水蛭素治疗骨折后伴发下肢静脉血栓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收集医院周围血管病科收治的骨折后伴发下肢静脉血栓症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实验组28例。骨折术后12h内,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脉血康胶囊(水蛭素)口服。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的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血浆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检测。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浆TAT、TAFI水平较低(P0.05),血浆D-D、FIB水平较低(P0.05),血浆TT、PT、APTT水平较高(P0.05)。
结论:水蛭素能够通过抑制骨折后伴发下肢静脉血栓症患者的凝血酶活性及凝血功能,降低血浆D-D、FIB水平,改善高凝状态,防治血栓形成,以提高临床疗效。
本实验选取了56例骨折后伴发下肢静脉血栓症患者,术后分别给予相应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浆TAT、TAFI、D-D、FIB、TT、PT、APTT水平及临床疗效,证实了水蛭素能够通过抑制骨折后伴发下肢静脉血栓症患者的凝血酶活性及凝血功能,降低血浆D-D、FIB水平,改善高凝状态,防治血栓形成,来提高临床疗效。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