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管理专家共
TUhjnbcbe - 2021/4/24 14:55:00
门静脉血栓(PTV)是指门静脉主干和(或)门静脉左、右分支发生血栓,伴或不伴肠系膜静脉和脾静脉血栓形成。急性PTV易导致肠系膜缺血,甚至肠坏死等严重不良结局;慢性PTV可导致门静脉闭塞或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继发门静脉高压。肝硬化患者PTV发病隐匿,常在体格检查或筛查肝癌过程中偶然被发现,需要与恶性肿瘤导致的癌栓鉴别。由于肝硬化本身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和出血风险的矛盾,肝硬化PTV患者的抗凝治疗难以实施。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抗凝治疗可促进门静脉再通,改善肝功能,但肝硬化PTV患者抗凝治疗的最佳时机和药物仍未确定。医院已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用于肝硬化PTV的治疗,但其具体适用人群有待商榷。

一、肝硬化PTV的流行病学

[共识意见1]:PTV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二、PTV对肝硬化预后的影响

[共识意见2]:PTV影响肝硬化患者预后。

三、肝硬化PTV的危险因素

(一)门静脉血流速度降低

[共识意见3]:门静脉血流速度降低与肝硬化PTV风险密切相关。

(二)局部血管损伤

[共识意见4]:脾切除术是我国肝硬化PTV最常见的局部血管损伤因素。

(三)易栓症

[共识意见5]:遗传性易栓症可能不是我国肝硬化PTV的主要危险因素,获得性易栓症可能是部分肝硬化患者发生PTV的潜在危险因素。对于脾大但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升高的肝硬化患者,建议筛查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可能。

(四)炎症

[共识意见6]:门静脉、腹腔和肠道炎症可能是肝硬化PTV的重要危险因素。

四、肝硬化PTV的影像学检查

[共识意见7]: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肝硬化PTV的初筛影像学检查方法,增强CT和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五、肝硬化PTV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共识意见8]:根据慢性肝病病史和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可诊断肝硬化PTV。对于影像学检查发现有PTV,但肝硬化诊断证据不足者,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是肝硬化最重要的诊断方法。需结合生物化学指标、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影像学特征和病理结果等,并注意与非肝硬化PTV和门静脉癌栓进行鉴别。

(一)诊断和鉴别诊断

通常根据慢性肝病病史和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诊断肝硬化PTV。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为多普勒超声,增强CT和MRI检查也可确诊肝硬化PTV,并确定血栓范围。对于影像学检查有PTV表现,但肝硬化诊断证据不足者,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和经颈静脉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等是重要的诊断方法。肝硬化PTV需要与非肝硬化PTV和门静脉癌栓鉴别,常可通过临床病史、影像学特征和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进行初步鉴别。

(二)病情评估

1.肝硬化PTV的分期

[共识意见9]:肝硬化PTV的分期主要包括急性症状性和非急性症状性。

[共识意见10]:肝硬化患者发生急性腹痛,无论有无发热或肠梗阻,均应考虑急性症状性PTV可能。

2.肝硬化PTV的严重程度

[共识意见11]:肝硬化PTV的严重程度主要包括附壁、部分性、阻塞性和条索化。

3.肝硬化PTV的转归

[共识意见12]:肝硬化PTV的转归评判主要包括新发、部分再通、完全再通、进展、稳定和复发。

六、肝硬化PVT的治疗流程

[共识意见13]:对于肝硬化急性症状性PTV,一旦出现肠缺血或肠坏死表现,应及时联系外科医师商讨手术的必要性。

[共识意见14]:对于肝硬化非急性症状性PTV,可根据PTV的严重程度、范围和动态演变,酌情考虑是否采取抗凝药物治疗。

七、肝硬化PTV的治疗方法

(一)抗凝治疗

[共识意见15]:抗凝治疗的主要适应证为急性症状性PTV、等待肝移植、合并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伴有近期出血史、重度GEV、严重血小板减少症的肝硬化PTV患者应暂缓抗凝治疗。

[共识意见16]:肝硬化PTV患者抗凝治疗前,应进行内镜和血液学检查,充分评估出血风险。

[共识意见17]:存在GEV高危出血风险的肝硬化PTV患者,在抗凝治疗前,建议启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和(或)内镜下治疗进行GEV破裂出血的一级预防。

[共识意见18]:既往有GEV破裂出血的肝硬化PTV患者,在抗凝治疗前,建议启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和内镜下治疗进行GEV破裂出血的二级预防。

1.抗凝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肝硬化PTV的抗凝治疗应个体化。主要适应证包括急性症状性PTV、等待肝移植、合并肠系膜静脉血栓的肝硬化。主要禁忌证包括近期出血史、严重的GEV、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

[共识意见19]:低分子肝素和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对代偿期肝硬化伴PTV患者相对安全、有效。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对于ChildPughC级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需进一步评估。

2.抗凝药物类型的选择:抗凝药物包括维生素K拮抗剂、肝素类和新型直接口服抗凝药物。肝素类药物主要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磺达肝癸钠。

新型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包括直接Ⅹa因子抑制剂(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直接Ⅱa因子抑制剂(如达比加群),此类抗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能优于传统抗凝药物,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可以正常使用直接Xa因子抑制剂。

3.抗凝药物剂量的选择: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剂量为U/kg,1次/12h。

[共识意见20]:对于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或既往有肠缺血、肠坏死、等待肝移植、存在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可考虑长期抗凝治疗。

4.抗凝治疗疗程:若条件允许,对于抗凝治疗6个月后PTV无明显改善的患者,可尝试持续抗凝治疗至12个月。

[共识意见21]:抗凝治疗过程中发生出血事件,建议根据出血严重程度延缓使用或停用抗凝药物;发生消化道出血时应及早行内镜检查和治疗;发生致命性大出血时,及时使用拮抗剂,并进行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输注等替代治疗。

5.抗凝治疗过程中的出血管理:首先明确抗凝药物的类型、剂量和末次使用时间,完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有条件者评估血浆药物浓度,同时评估出血严重程度。

[共识意见22]:抗凝治疗成功后定期监测门静脉通畅性,以评估血栓是否复发。

6.抗凝治疗后的监测和随访:抗凝治疗达到门静脉再通后,仍可再发血栓。抗凝治疗后3个月内仍需再次监测门静脉通畅性,以决定是否继续应用抗凝药物。

(二)溶栓治疗

[共识意见23]:溶栓治疗肝硬化PTV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证实。

(三)TIPS

[共识意见24]:肝硬化PTV患者行TIPS的主要适应证包括抗凝治疗效果欠佳或存在抗凝治疗禁忌证、合并GEV出血但常规内科止血疗效不佳、急性症状性PTV合并GEV出血。

八、有待解决的问题

1.但目前尚缺少可以准确预测肝硬化PTV风险的模型。

2.应进一步明确肝硬化PTV启动治疗的最佳时机。

3.应进一步优化肝硬化PTV抗凝治疗方案。

4.早期预测、有效监测可降低或规避出血风险,但尚缺乏特异的方法。

5.溶栓治疗所致的出血风险高,肝硬化PTV患者溶栓治疗期间如何规避出血相关事件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管理专家共识(年,上海)》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消化杂志》年第11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12.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管理专家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