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状态:专利授权
技术背景年全面二胎*策开放,中国这个人口大国迎来了新一波的生育高峰。然而这个生育高峰有新的特点:二胎生育需求的妇女大部分年龄已经超过35岁,甚至超过40岁,为高龄产妇。研究表明,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非孕妇的六倍,另研究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30-49年龄段,年龄每增加一岁,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增加2-3/;文献指出,中国-年,孕产妇栓塞性疾病发病率为1.88/。国外报道指出围生期栓塞事件的发生率约为0.49-1.72/,其中75%-80%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国外文献报道,深静脉血栓是继急性冠脉综合征及中风后第三大心血管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并且具有潜在致死性危险的疾病。静脉血栓性疾病的主要并发症是死亡、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和由于抗凝治疗导致的出血。一旦患者发生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其生活质量将受到严重的影响。肺栓塞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国家妊娠和产后期间的死亡最常见的原因。因此下肢深静脉血栓危害性极大,给孕产妇及其家庭、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心理、经济负担,同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它已经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一线医务工作者更是把预防深静脉血栓作为防治的重中之重,力图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技术创新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测设备,检测时设置于患者下肢,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检测部和校正部。本实用新型将近红外线检测技术应用于针对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测中,并通过提高近红外线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使深静脉血栓检测从有创辐射伤害到无创安全,从简单粗略估测到准确精细评估,从大型仪器到小型家庭,为临床上深静脉血栓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