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坐了多久?有运动足够的时间吗?有没有为将来的身体健康做好做准备?
观察性研究表明,长期不活动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而指南中表示:不经常运动占心梗风险的12.2%,占冠心病风险的6%,可使患者预期的寿命减少6.8年。
1.定期运动有助于防止斑块的形成,通过使血脂(HDL、LDL和甘油三酯)指数更平衡,来帮助动脉保持弹性
2.运动能稳定血压和稳定血糖水平;
3.在你的一天中加上半小时的适当强度运动可以改善健康,延长生命;
4.运动能增加心脏的机能。
那么运动为什么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呢?首先让我们先了解心血管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心血管系统的日常工作就是把生命活动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分别送到细胞和靶器官去,然后把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给运出去。此外,我们人体能保持恒温和酸碱平衡也是靠的心血管系统。
一般情况下,当你从事一些简单的轻运动(比如每小时步行3公里),我们的心血管系统还是处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不过当运动比较剧烈的时候,肌肉就需要更多的氧气,原本负责运输氧的红细胞就不够了。所以为了能维持身体在运动过程中也能正常代谢,心脏就需要更用力更快地泵出更多的血液,使血液的量与消耗的氧气与肌肉的工作量成正比。
那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运动量该达到多少才合适?哪些运动比较合适?对于普通人来说,每天适度连续运动30分钟,5天/周,或者是每天剧烈连续运动20分钟,3天/周,同时需要联合2~3天/周的抗阻或柔韧性运动。
而在接受运动康复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话,则是推荐每天连续运动30~6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5天,运动强度可以达到峰值心率的40%~80%。
当然,运动也不是越多越好,最重要的还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评估运动的情况。
比较推荐的运动
散步:散步能增强心功能,预防冠心病。每次散步可以坚持20分钟至1小时,每天1~2小时,如果身体允许的话,还可以适当地提高步行的速度。
慢跑:慢跑也有能改善心功能的作用,但是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来进行。
游泳:游泳是全身性的运动不仅能增强心、肺功能的作用,同时对于一些有脊椎病的患者同样有好处。
运动最重要的是要适合自己,运动量应从小到大,循序渐进,且要在适宜的环境下进行。
让我们动起来~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