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曹辉教授解读替罗非班抢救治疗急性颅内支架
TUhjnbcbe - 2021/8/26 19:24:00

文献导读

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AIST)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支架置入过程中极具挑战性且通常预后较差的不良事件,常会导致大面积的脑梗死或死亡。此前报道的AIST在Wingspan颅内支架置入过程中发生率高达14.6%,而在大脑中动脉置入支架过程中发生率更高。但是,目前尚无明确的共识用于治疗这种潜在并发症。考虑到颅内支架置入术的潜在危险,深入了解AIST对于预防和治疗这种并发症极为重要。

一些临床情况下,已有应用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阿昔单抗或替罗非班对颅内支架置入期间发生AIST进行抢救治疗的报道,表明了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可能是有效且安全的。

在本研究中,对AIST的发生率进行了调查,并介绍了替罗非班在ICAS支架置入过程中抢救治疗AIST的经验。结果表明,替罗非班在动脉内推注然后静脉内维持剂量对ICAS支架放置期间AIST安全有效,且不会增加出血并发症和死亡率。

本期点评专家:曹辉教授

本文附赠配套PPT课件,请划至末尾可查看并下载

摘要

背景与目的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支架置入术中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AIST)发生率的报道较少,并且缺乏相关抢救治疗的证据。本研究旨在调查ICAS支架置入期间AIST的发生率,并评估替罗非班对此类患者进行初步抢救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自年9月至年5月,回顾性分析例行颅内支架植入术的ICAS患者。选择性颅内支架植入术的纳入标准: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因,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狭窄的原因,如烟雾综合征、血管炎、动脉夹层等;

WASID试验定义的严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70%(华法林vs.阿司匹林);

由阻塞动脉引起的复发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尽管接受了双抗血小板治疗,他汀类药物和血管危险因素控制)

基于临床和影像学证据的阻塞动脉供血区域脑灌注不足。

对发生AIST的患者进行替罗非班抢救治疗,初始动脉内给药剂量为10μg/kg,3min内注射完成;如发现残余血栓,额外给予10μg/kg的动脉内替罗非班,最大剂量为2倍;随后,以0.4μg/kg/min负荷剂量静脉滴注30min,然后以0.1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24h。对患者进行人口统计学调查,获取临床特征、支架过程、术后血管造影结果、残余狭窄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等信息。通过mTICI和AOL以及术后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身出血或死亡情况对替罗非班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估。

结果

共12例患者出现AIST,平均年龄为60.3±8.3岁,多数(9/12,75%)为男性。平均狭窄程度为86.1±7.1%。AIST的总发生率为6.2%(12/)。MCA、BA、V4、ICA的AIST发生率分别为7.5、7.3、6.5、2.6%。12例患者支架置入后30min内发生AIST,其中1级5例,2级6例,3级1例,平均时间为14.8±6.1min。对12例AIST患者采用替罗非班作为抢救治疗。结果12例(%)患者均实现mTICI3和AOL3成功再通,无任何类型的ICH、SAH、系统性出血和死亡。血栓在20min至1h内消失,平均时间为36.5±14.6min。

结论

在ICAS的颅内支架植入过程中AIST的发生率不可忽略。在ICAS的支架植入过程中,动脉内注射+静脉滴注替罗非班似乎对AIST是有效和安全的,并且不会增加出血并发症和死亡率。

引用本文:

SunL,ZhangJ,SongY,etal.SafetyandEfficacyofTirofibaninRescueTreatmentforAcuteIntracranialIntraproceduralStentThrombosis.FrontNeurol.;11:.PublishedJun16.doi:10./fneur..00

专家点评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从临床流行病学的统计来看,白种人卒中有8-10%是颅内动脉狭窄,而中国和其它亚洲人群达到了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可以说,颅内动脉狭窄对东亚人群的危害是巨大的。目前强化药物治疗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主要方法,但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对于中度以上的狭窄及狭窄基础上的突发闭塞。随着材料学的发展、认识水平及技术的提高,血管介入技术运用到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治疗越来越多,特别是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急诊血管开通技术的推广使用,使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介入支架植入的治疗方法重新得到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曹辉教授解读替罗非班抢救治疗急性颅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