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桑文文、洪渊、杨旭
眩晕是一种患者对自身或周围环境的运动错觉,通常主诉旋转性眩晕,有时是一种线性移位或者倾斜感等症状,常在头部运动时加重并伴有恶心、呕吐,是由前庭-皮质通路神经活动的不平衡引起的。眩晕可由周围性前庭器官(迷路或者前庭神经)损伤引起,也可由中枢前庭系统(前庭神经核、前庭-丘脑通路、前庭-皮质通路及小脑等)损伤引起。由此可见,眩晕诊断问题涉及前庭周围及中枢等方面的知识,这对于神经科、耳科及其他专科医师而言,都需要准确掌握这些知识。
目前,临床医师面对眩晕患者,存在以下问题:①对前庭-眼、脊髓反射及眼动解剖、生理等机制认识不足;②缺乏对眩晕疾病的病因分布情况及临床特征知识的掌握;③缺乏眩晕诊治流程及框架体系相关知识;④眩晕床旁检查方法尚不规范。如何规范眩晕患者床旁检查,是临床医师目前所面临最为突出且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近年来眩晕临床工作的发展,眩晕床旁规范检查技术日臻完善,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神经系统及听力检查、眼部检查、头动检查、姿势步态及变位检查6部分内容。本文将简要论述上述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一、一般情况1.血压双侧肱动脉血压测量:进行双侧肱动脉血压测量,当两侧收缩压差超过20mmHg并伴随脉搏的延迟,听诊椎动脉-锁骨下动脉区可闻及杂音,提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stealsyndrome,SSS),SSS是引起椎-基底动脉/后循环缺血发作性眩晕的原因之一,可进一步行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sonography,TCD)、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