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回顾
患者男,88岁,健康体检,既往高血压病史30余年,规律服药控制可,有前列腺增生病史,平素无特殊不适。彩超检查显示于盆腔内膀胱偏右侧见一大小约92mmx73mmx70mm混合回声团(图1),边界清,形态尚规则,与动脉相连,有搏动感,其内可见稍强回声及强回声斑附着。CDFI:混合回声团内可探及动脉血流信号(图2)。双下肢静脉可显示段正常。彩超提示盆腔偏右侧混合回声团(考虑髂内动脉瘤并血栓形成,请结合临床)。随即以动脉瘤收住院。全主动脉CTA检查显示腹主动脉下段扩张,较宽处约29mm,右侧髂总动脉局部梭形增宽,较宽径约26mm,右侧髂内动脉见瘤样扩张并附壁血栓形成(图3),截面约90mmx73mmx70mm,瘤壁钙化,远端显影欠佳;左侧髂总动脉局部扩张,较宽径约20mm,左侧髂内动脉瘤样扩张。影像提示1、右侧髂内动脉瘤并附壁血栓形成;腹主动脉下段及左侧髂总动脉、左侧髂内动脉瘤样扩张;2、主动脉及其分支硬化,并多发溃疡、穿透性溃疡形成。术前充分评估,完善相关检查,行分支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载瘤动脉栓塞术。图1右侧髂内动脉瘤并血栓形成二维声像图显示图2右侧髂内动脉瘤并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声像图显示图3右侧髂内动脉瘤并血栓形成CTA三维重建成像显示讨论
髂内动脉瘤是发生于髂内动脉的瘤样扩张,解剖位于骨盆深处,是真正的盆腔内动脉瘤。髂内动脉瘤可单发也可与其他动脉同时发生,髂内动脉瘤发生率较低,其发病原因有先天性、特发性或继发于某种疾病,但主要多见于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龄患者。髂内动脉瘤患者病情发展迅速且凶险。髂内动脉瘤早期可无特殊临床表现,瘤体较小时易造成漏诊;当瘤体较大破裂出血时,临床表现又容易与其他急腹症、泌尿系统疾病、腰椎疾病等相混淆,延误治疗时机,引起的死亡率约65%~70%。当发现瘤体大于30mm时不论有无临床症状均应及时手术干预,以减少瘤体破裂及对周围组织器官产生的压迫带来的风险[1]。早期髂内动脉瘤多为偶然发现,本病例为高龄男性患者,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盆腔内膀胱偏右侧混合性团块回声,仔细观察扩大扫查范围,结合血管解剖位置等信息,综合考虑巨大的髂内动脉瘤并形成血栓,意识到疾病的危险性,未能全面扫查周围血管情况。所以彩超检查时需耐心、仔细扫查,必要时对称性双侧扫查。临床工作中动脉瘤或动脉瘤样扩张的病例并不少见,彩超在检查血管方面具有实时动态的多角度扫查血管形态、血流方向和速度,判定血流性质,还可进行血流定量、半定量测定,可重复性强,无损伤的特点,彩超在血管相关疾病的检查中是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但体积较大的血管瘤需仔细鉴别诊断。髂内动脉瘤需要与动-静脉瘘,胃肠道肿瘤等相鉴别。动-静脉瘘动-静脉瘘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原因造成动脉和伴行静脉间的异常沟通,使动脉血流从异常的通道流入静脉内,引起局部、周围和全身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先天性动-静脉瘘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后天性动-静脉瘘多由于外伤、手术、穿刺等刺破血管,引起相邻动静脉同时损伤。两者动-静脉瘘均多见于四肢发生。典型动-静脉瘘声像图分为3部分:动脉侧,静脉侧,中间瘘管部位。彩超声像图结合病史、受伤情况和临床表现多能明确动-静脉瘘的分型具体特征[2]。胃肠道肿瘤胃肠道肿瘤常以实质性低回声团多见,单发或多发,边界可较清或模糊,内部回声也可呈多样性表现,一般具有明显占位性效益,当胃肠道肿瘤生长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移位甚至粘连时,可引起相应部位的不适症状,肿瘤部分内部及周边可探及血流信号,胃肠道肿瘤可有假肾症的特征性表现。髂内动脉瘤的诊断金标准是DSA,其为有创伤性检查,且多被视为腔内治疗术的一部分。髂内动脉瘤治疗方法包括有传统开放式手术和介入治疗术。腔内介入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参考文献:[1]侯御,周为民,冷卫阳.孤立性髂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策略[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9(1):72-74.[2]钱蕴秋.超声诊断学(第2版)[M].西安:第四*医大学出版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