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产后双下肢血栓的预防
TUhjnbcbe - 2022/10/10 9:40:00

在产科,经常见到一种现象,对于剖腹产术后的妈妈,任凭医护人员提醒、催促下床,讲解活动的好处,这项工作开展起来仍困难重重。

究其原因:由于风俗习惯或者心疼患者术后体虚;有的家属会让术后患者减少活动量;有的患者因为术后切口疼痛,也会抗拒下床活动。总之,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结果就是怎么催促,就是不愿意下床活动。

每天会在病房听到这种声音:

“护士,我媳妇刀口疼的不能下床,我扶着挪到床边,刚下地,我媳妇疼的哆嗦,再等等吧!”

“护士,你怎么能让我儿媳这么早下床活动,看着心疼人了,医院不让我们坐月子吗?”

尤其在冬季,下床活动这件事情,家属更是不理解。

“阿姨,您儿媳妇术后可以适当运动,在床上也要多活动双腿,可以穿厚点的衣服在走廊走几圈,防止腿部形成血栓。”

“走廊的窗户开着,我儿媳见风了,容易落一身毛病,全身疼。”

......正因为如此,存在术后形成下肢血栓的可能。剖宫产术后的产妇是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病人。

术后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

下肢深静脉形成有三大原因:血流滞缓、血液高凝、静脉血管损伤。

剖宫产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很多:

1、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显著增加,一旦有血管损伤出血,易凝固止血。

2、妊娠子宫对下腔静脉、髂静脉产生压迫,静脉血流不畅。

3、麻醉后周围血管扩张,血管壁松弛,可使血流缓慢,下肢肌肉泵消失。

4、手术后卧床或长时间制动,活动明显减少,引起下腔及髂静脉回流受阻,血流缓慢。

5、手术创伤、临床静脉输注有刺激性的液体及药物(如高渗葡萄糖注射液、某些抗生素及抗癌药物)以及在同一静脉处反复穿刺,可造成静脉壁或血管内膜损伤。

6、高龄、合并高血压、大量出汗等,这些因素都容易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一、剖宫产术后6小时的被动活动

1、术后2小时,医护人员示范和指导家属,用单手掌沿小腿自下而上环形按摩,并轻捏小腿肌肉,持续2-3分钟。

2、家属用双手指腹相对交替轻拍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持续2-3分钟,两侧交替进行。

3、术后3-6小时,产妇肢体功能逐渐恢复时,家属用拇指与其他是指分开握足趾,做足趾的屈伸运动,持续10-15分钟,并鼓励产妇勾脚背(进行足背屈,下肢肌肉等长收缩)。

4、绝对平卧6小时之后,鼓励产妇自主翻身,取侧卧屈膝位。家属手掌环形按摩大腿,协助做膝关节屈伸运动,连续5-6次。

二、下床活动

1、术后24-48小时,鼓励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适量运动。

2、给产妇讲解清楚早期活动的好处: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许多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尽量24小时后下床活动,慢慢增加活动量。产妇的顾虑:大多因刀口疼痛、担心活动影响刀口愈合等。

3、产妇多饮水,稀释血液。

4、尽量避免下肢输液。

5、术后穿弹力袜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1
查看完整版本: 产后双下肢血栓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