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艺霖
技术更甚于情怀。
回顾訾振*的创业历程,鲜少有戏剧性的故事,他的每一个回答最终都落脚于开放、理性和价值,每一句都有尺度,正如他人生的每一步都经过丈量,这或许跟他的工程背景脱不开关系。
年,訾振*为了拓宽海外市场,远赴德国,在与一位心脏治疗领域的知名医生进行会谈时,对方的反应首先是质疑,他认为中国人只能做一些低端的小商品,而非植入人体心脏的医疗器械。对此,訾振*没有过多地浪费口舌,他相信技术会是彼此信任的基础。
往后的成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年8月,启明医疗研发的核心产品VenusA-Valve成功上市,成为首个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并在中国进行商业化的经导管人工瓣膜系统(TAVR)产品。仿若石破天惊,訾振*和他创办的启明医疗一举成为业内“黑马”,国产心脏瓣膜产品崭露头角。
这不是訾振*第一次创业,和投资界对他一贯的印象相符,十年磨一剑,只要方向正确,他能一直死磕下去。这种持之以恒的努力给过他很多好的反馈,就像上文提到的德国知名医生,已经成为了他的挚友,时至今日双方依然保持着频繁的沟通和交流。启明医疗的投资人之一启明创投的主管合伙人梁颖宇也曾评价,“启明医疗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他走出了中国医疗新创企业自主创新的道路,这将让公司不仅拥有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也能比肩该领域的全球顶尖企业。”
这些赞誉不会影响訾振*,他甚至停不下脚步驻足,就已经在攀登更高的山峰。“能够期待的是未来,无论是作为工程师还是投资人,我都会给出靠谱的答案。”
要做“中国无世界新”的产品
訾振*接受采访的时候,常常提到一点,“要有国际化的战略思维。”他说,无论是本土国际化还是国际本土化,归根究底都是为了转化资源,让患者能够更快地用上这些科研成果。
从訾振*年硕士毕业起算,迈入医疗器械领域已经超过20年。他给自己的定位一直都很前瞻:要做“中国无世界新”的产品。
訾振*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微创医疗,任研发部经理,为中国第一代冠状动脉球囊、冠脉支架、主动脉瘤覆膜支架的主要设计者。这份经历让他看到了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未来之路。
随后他参与创办了先健科技,主打产品为左心耳封堵器、静脉滤器、大动脉支架等先天性心脏病和周围血管疾病治疗器械。公司在全球先心病封堵器市场占有领先地位,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先心病封堵器供应商。
“我记得当时我们用了所有能用的手段去了解、观摩国外的产品,比如说去参加各种国际展会、通过图片去推算这个心脏支架的长度、厚度、宽度,”訾振*回忆,这是他创业初期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国内外技术存在很大差距,要赶上得下硬功夫。
一直到年,訾振*开始接触大量的国际知名专家,他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突破口,以国际合作推动创新发展。
启明医疗的诞生和获益正是源于这一国际化战略,西方发达国家的领先优势在于基础研究、创新发明和成果的累积,而中国的优势则是研发转化的高效落地。倘若将两者结合,或许就能完成他当初的夙愿:做“中国无世界新”的产品,将科技创新的成果规模化,普惠化。
年8月,启明医疗研发的核心产品VenusA-Valve成功上市,这是中国首个正式上市的经导管人工心脏瓣膜产品。无需开胸、打孔,仅需穿刺血管即可完成主动脉瓣膜置换——它的出现为我国广大主动脉瓣患者尤其是人数超百万的老龄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可能。
“我们做了一些面向未来的东西。”从单纯的模仿到改良再到参与创新成为创新的源头,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年,启明医疗实现销售收入2.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3%,毛利率水平为82.3%。年,公司的TAVR产品终端手术量更是延续强势增长态势,3月单周手术量已达99台,创产品上市以来单周手术量新高。
同时,国际市场也逐渐开启规模化。3月22日,启明医疗宣布其核心产品——经导管人工肺动脉瓣膜系统VenusP-Valve,已经获得英国药品监管局特殊使用许可,这意味着,该产品可以提前进入英国市场。按照訾振*的规划,后续欧盟、日本、美国的申报、获批也将随之而来。
工程师不谈热爱,他的目光放在更长远的地方。“我们不是做国产替代,而是完全达到国际化,甚至走在世界前沿的创新。”
“过度依赖融资和*府扶持的企业成不了大事。”
一个月前,堃博医疗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堃博医疗”)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了上市申请,作为一家肺病学精准介入性领域研发商,堃博医疗在中国介入性肺病学导航设备市场的占有率达到54.1%。这家公司的早期投资人之一正是訾振*。
距离启明医疗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不到两年,港交所再迎医疗领域种子选手。訾振*的两次资本布局背后,是一个庞大而自洽的德诺体系。
过去数十年,中国的高端医疗器械以进口为主,自主创新难、进口设备费用高等问题亟待解决,如何打破这一局面?必须开辟新的产业化运营模式,也就是基金运作+运营管理。
截止目前,德诺医疗已经将包括启明医疗、堃博医疗、唯强医疗、德晋医疗等在内的多个项目公司成功“孵化”。通过搭建创新医疗器械管理一体化平台,德诺真正打通了一条关于创新及技术的产业化道路。
訾振*说,医疗设备和器械的诞生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即便预判可行,也要耗费巨大的人力、技术和资金,德诺对项目的投资和开发,是基于它对临床痛点方向的把握是否准确,但不可否认,在中国,很少有创业者愿意花十来年等一个未知的结果。
訾振*向来对项目是很有耐心的,“迄今为止我们(孵化)时间最长的一项技术前后经历了15年,因为我相信它能填补世界的空白。”
除去耐心,他还有独到的观点:“过度依赖融资和*府扶持的企业成不了大事。”在中国,怎么专注做技术?“在早期阶段尽量少用投资机构和*府的钱,创业的时候尽量大方一点,另外,我也不建议在同一个项目上反复融资,过度的融资只会带来压力。”
訾振*相信他的眼光,也相信他背后众多医生团队的创新实力,他在资本和项目的运作上努力寻求平衡。
产业生态面临重构新的方向已经出现
过去几年间,全球医疗健康产业都在观望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新材料、智能化都是研究热点。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研究出了具备感知功能的智能化瓣膜,那么距离全生命周期管理也就不再遥远。”訾振*说,医疗器械与药物不同,当它植入人体之后,可以源源不断地采集信息,他相信未来一定会出现具有感知功能的心脏瓣膜,利用大数据分析来为患者提供更加智能化的诊疗服务。
事实上,启明医疗正在做这一尝试。今年三月,訾振*在红杉资本全球医疗峰会上透露,启明医疗正在研究各种高分子心脏瓣膜以及仿生材料和智能化瓣膜。他还表示:“我相信这些研究成果在两三年内就会在临床上试用。”
而从另一层面上来说,*策环境的改变也为行业带来创新生态的重塑。訾振*说,“完善医疗器械领域科技成果评价机制,首要一点,就是要遵循科技创新规律,解决好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的问题。”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医疗健康行业必将面临利益方格局的重新划分,“就以我所处的医疗器械行业来说,它是一个细分领域,在中国,撇开小部分原研创新企业之外,还有大量的仿制厂商,对于这些产品的评审、定价,是一个复杂的大命题,行业期待更加细化的*策落地。”
近年来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审评*策的改革,启明医疗是最大的改革获益者,这使得公司有更多的机会去尝试创新器械的研发。訾振*相信,未来中国的企业将打破依靠仿制躺着赚钱的现状,通过创新原研,进入更高级的赛道,从而打开更大的成长空间。
杭商人物名片:
訾振*,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德诺医疗创始投资人。
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同年加入微创医疗,任研发部经理,是我国第一代冠状动脉球囊、冠脉支架、主动脉瘤覆膜支架的主要设计者。年作为联合创始人创办了先健科技,年创办启明医疗,致力于心脏瓣膜疾病微创治疗的开发和产业化。启明医疗拥有中国首个经导管心脏瓣膜,是第一个开展全球临床研究的中国瓣膜企业。
訾振*有超过20年的医疗器械领域经验,作为发明人已申报超过80项中国和国际专利,主持和参与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十一五”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计划)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近30项国家及地方各级*府共计科研课题。其中包括中国第一代冠脉PTCA球囊、冠脉支架、主动脉瘤覆膜支架的设计,中国第一代先心病介入治疗封堵器、下腔静脉血栓滤器、预防中风的左心耳封堵器械的研发,并将产品成功投入国际市场。
编辑丨金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