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血液在下肢静脉系统中凝固形成血栓。老年人作为高危群体,随人口老龄化进展,发病人数逐年递增。该病是一种严重而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如未及时得到治疗,可引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肿痛、溃疡、坏疽等),甚至发生肺栓塞造成死亡。因而早期防治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维持健康状态起重要作用。
一、临床表现
(1)肿胀:是下肢静脉血栓最常见的症状,早期患肢皮肤可发红,皮温比健侧高,如肿胀严重,皮肤可出现青紫色、花斑样,甚至出现张力性水泡。
(2)疼痛:静脉内血栓引起炎症,造成患肢持续性疼痛;血液回流受阻引起患肢胀痛,站立时明显;肢体肿胀,张力增高导致压痛。
(3)直腿伸踝试验阳性:将足向背侧快速弯曲时可出现小腿深部肌肉疼痛称之为直腿伸踝试验阳性。
(4)浅静脉曲张:深静脉受阻导致浅静脉压力升高,一般发病1~2周后可出现浅静脉曲张。
二、疾病原因
目前认为下肢静脉血栓的三大基本病因为:血流缓慢、静脉壁受损及血液高凝状态,其中静脉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两个主要原因,临床上常常是两个或三病因的综合作用造成静脉血栓。
三、危险因素
①高龄
②吸烟
③高脂血症、肥胖
④长期卧床、久坐、下肢制动;
⑤烧伤、外伤、骨折、手术等;
⑥某些疾病:严重肺部疾病、败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抗磷脂综合征、脑卒中、心肌梗死等;
⑦其他因素:药物、输血、中心静脉置管及家族史等。
四、治疗
老年人静脉血栓原则上以保守治疗为主。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可给予非激素类抗炎药、局部热敷、超声波和紫外线等治疗,无需限制一般活动,不推荐常规抗凝治疗。深静脉血栓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抗凝、溶栓、机械碎栓、下腔静脉滤器等(注意在医生指导下标准治疗)。
五、预防措施
1.一般生活方式:饮食清淡,要注意多喝水,适当增加活动,如做保健操、散步、肢体运动等,避免长时间的坐立姿势不变。注意戒烟及控制体重。
2.基本预防措施: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对于术后病人尽可能协助翻身、早活动、早下床,通过主、被动活动下肢,增加患者肌肉泵的功能或血流重力作用,促进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具体方法有:足踝主动或被动旋转运动,被动挤压小腿肌肉,膝关节伸屈运动,下肢抬高运动等。
3.物理预防措施:穿防血栓弹力袜;间歇充气压力泵理疗。
4.药物预防:对于高危的病人,必须加强对血栓前状态的检查,在医师指导下及早给予抗栓药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