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停两次,生化1次,始终查不出原因!”
“两次生化,一次大月份胎停……医生说是抗凝脂抗体综合征!”
那么,大家口口相传的“抗磷脂抗体综合症”到底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对付它呢?
很多反复流产和胚胎停育的患者,自己在网上百度,或和其他病友聊天时,常常会听到一个名词“抗磷脂抗体综合症”,这是什么病?严重吗?为什么会引起胚芽不发育呢?有办法治疗吗?心里忍不住的会冒出很多的疑问。
今天我们就带着患者的这些疑问来一一解答吧。深奥的医学原理和专业名词,大家看了都云里雾里,我们还是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吧!
胚胎的发育生长,就象一个种子(胚芽)种在土壤(子宫内膜)里,子宫动脉就是浇水施肥的水管。
怀孕时需要水管(子宫动脉)足够通畅,提供充足的血供和氧供,否则种子(胚芽)容易枯萎。
图片
科学定义: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又称Hoghes综合征,是一种以反复发生的血栓形成事件和流产为主要临床特征,并伴有血清中抗磷脂抗体(APL)存在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为血栓形成,以中小血管最为好发,动静脉均可形成血栓,静脉血栓更为多见。
那么,抗磷脂抗体会有哪些危害呢?
人体内的血管就像水管一样,血管内膜上覆盖着内皮细胞,是非常光滑的,这样能保证血流的通畅。
如果人体的免疫功能发生紊乱,产生了抗磷脂抗体,这些抗体就会去攻击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磷脂,血管壁越来越粗糙。
这时候,各路神仙都会来凑热闹,包括血小板,也会赖着不走,凝血因子也来了,小血栓就形成了。就象水管壁上长了铁锈,管壁越来越小,最后把整个水管(小血管)都堵住了。
血液再也无法流到胚胎,断了营养供应的胚胎宝宝只能枯萎了(胚胎停育)。
此外,这些可恶的抗磷脂抗体还能通过与绒毛表面的磷脂结合,直接损害胚胎宝宝。
抗凝脂抗体综合征检查:
抗磷脂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PL抗体如LA、ACL抗体等阳性,其滴度高时,临床意义更大。
数次国际标准化专题研讨会制订了统一的ELISA法检测APL的程序,该方法可对APL的IgG、IgA、IgM类进行定量或半定量测定。现在推荐以阴性、低度、中等、高度阳性来表达APL实验结果,以此提高各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重复性。
CT扫描一般无异常发现,但磁共振成像检查可发现有小面积的T1、T2信号增加。
图片
听起来这么吓人,那这种病严重吗?有办法对付它吗?
抗凝脂抗体综合征治疗原则:
APS的治疗主要包括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噻氯匹啶、肝素和华法令等,肾上腺皮质激素仅限于治疗APS引起的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以及危重型APS和APS引发的横贯性脊髓病危及生命的时候。
抗血栓形成治疗:急性期为阻断血栓形成可用肝素治疗。对有动静脉血栓者可口服抗凝剂对已用足量华法林抗凝仍有反复血栓形成者可皮下注射足量肝素,或采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激素、肝素和华法林抗凝联合治疗。
目前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小剂量阿斯匹林和/或低分子肝素治疗,其作用就是疏通血管,让血管内的淤泥(小血栓)不要形成,保持血管的通畅,让胚胎宝宝得到充足的血供和氧供。
这些干预和治疗需要在患者怀孕前和怀孕时候就要开始,这样效果最好。如果怀孕了很久以后才开始治疗,就属于亡羊补牢了,效果会大打折扣。
对于合并有其他自身抗体阳性或自身免疫疾病的准妈妈,除了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根据情况还需要加用低剂量的强的松和/或纷乐(羟氯喹)的治疗。
很多准妈妈很关心的是这些药要用多久啊?用到孩子出生吗?
虽然过了早孕期(孕12-14周),胎儿如果发育良好的话,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要比早孕时减少,相对安全些,但也不是万无一失了。
因为妊娠中晚期胎盘血管供应胎儿的营养,抗磷脂抗体同样会在胎盘的微血管里兴风作浪,形成血栓危害宝宝的,因为宝宝血供不足,吃不饱,会引起宝宝长不大(专业术语叫“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羊水过少,还容易引起妈妈发生子痫前期等严重的并发症。
所以确诊抗磷脂抗体综合症的宝妈,我们建议孕期全程进行B超和验血(包括抗磷脂抗体,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监控,根据检验结果进行阿斯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确保宝宝健健康康的长大到足月。
当然,具体的需要做的检查以及具体用药方案、停药时间,还是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遵医嘱进行。
申明:文章摘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